“刚刚挡在井陉关前的是黑山军?”

       张宁撩开帘子,有些惊讶地问赵云。

       “对。”

       “我从太原回灵寿时走的就是井陉关。”

       “倒是凑巧跟其中一个汉子过过招,拿了个过关的好处。”

       赵云说的风轻云淡,但是张宁却在心中想着他这一路遇到了多少次这种情况?

       是否有过危险?

       不得而知。

       不过张宁也意识到了,黑山军的动态。

       占领井陉关,控制山道。

       显而易见,他们要对冀州下手了。

       只不过不知道张燕师兄的野心有多么大?

       一郡之地,还是一州之地。

       还是和自己的父亲一样?

       有着对抗朝廷的目的?

       或许不可能有的吧,父亲就是父亲,这大汉就他一个张角。

       只不过张燕师兄此次应该也会和父亲一样,给许多无辜的平民造成伤害吧?

       那不是他们所愿,却是他们所致。

       其实张宁现在也不懂得到底该如何。

       她希望这次去太原。

       太原能够给自己这个答案。

       那里似乎有着一种赤色的曙光,在召唤着自己自己,在引领着自己。

       放下了车帘,张宁牵着赵雨的手,他也希望这个可爱的小姑娘能够快乐的生活。

       这支队伍踏上前往太原的路。

       而在井陉关前的张燕,才想起了自己刚刚那种感觉是什么了。

       那些壮汉的精神气,可都像极了师傅所驱使的黄巾力士。

       师妹!

       可以确定,宁儿师妹就在那马车内。

       那刚刚那个小子……

       张燕牙关紧咬,双眉紧皱,拳头攥得结实。

       他无法接受师妹可能倾心于他人的可能,但却也只能接受。

       那个小子说他妹妹生病,要去太原就医。

       而宁儿师妹下山以后,据说是当了医者。

       或许宁儿师妹只是陪他妹妹去太原治疗,宁儿师妹也解决不了。

       可是......

       为什么宁儿师妹会跟他一起去太原?

       张燕心中绞痛,不知不觉眼眶有些湿润。

       但是他又能做些什么呢?

       领兵攻打井陉关,追去太原夺回宁儿师妹?

       那是不可能的。

       既然他连这都做不到,那他凭什么说他爱她?

       他张燕空有一个黑山军大统领的名头,却做不到敢爱敢恨。

       实在是可笑至极呢。

       “大统领,您早点休息。”

       突然从军帐外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那是潘硕那个憨大个。

       他鲁莽,凶残,暴力。

       但是他对张燕绝对是忠心耿耿,也无微不至。

       他轻轻地递来了一块丝帛,倒是贴心得很。

       张燕有些宕机地抬头看了看一脸温顺憨笑的潘硕,突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好,你下去吧。”

       不敢想太多,张燕让潘硕退下去。

       顺从地退下,潘硕还不忘给张燕留下了自己带来的东西。

       张燕看着昏暗的烛光,陷入了更深的沉默。

       那摇曳的焰火如同他的心情一般,明暗不定。

       这世道,真奇怪。

       ...........................................

       “听说如今太原的情况不错啊。”

       陈琛凑到毛阶身边,想来了解了解最近的政务情况。

       毕竟政务主要都是毛阶在处理的,他对太原目前的情况应该最为了解。

       所以陈琛自然是赖着他想问问情况。

       可是毛阶连头都没有抬。

       看样子根本懒得理陈琛。

       “孝先感觉如何啊?”

       腆着脸,陈琛继续在毛阶身边晃悠,想要让他回答自己的问题。

       “走开。”

       毛阶一张臭臭的黑脸。

       最近他的政务明显又多了。

       雁门的事情暂时都被陈琛甩给了毛阶。

       因为张辽毕竟还是初哥,需要有人指导帮忙。

       现在还是让张辽在晋阳这边跟着毛阶学一学政务的处理。

       说是这么说,其实还是先让毛阶过渡一下。

       就这么多了一郡之地的政务,毛阶觉得自己果真被陈琛骗了。

       “别这样嘛,厉害啊,孝先。”

       陈琛嬉皮笑脸的。

       他知道毛阶这臭脾气,反正耍赖就行。

       毛阶都觉得自己是不是有问题。

       平时就这么被安排多政务,把自己忙成狗屎。

       然后有时候又会被陈琛和玄德公给忽悠得团团转。

       心甘情愿地加班干活。

       一开始还热血沸腾地加班。

       加着加着,看到整天不仅不加班还经常翘班的陈琛,他莫名的就不爽。

       他觉得自己就是个工具人。

       “别烦我。”

       陈琛在毛阶身边晃悠来晃悠去,实在是把毛阶给晃悠烦了。

       “给你给你,自己去看看。”

       毛阶随手丢了一份小册子给陈琛。

       那是各种政策方针实施的具体试点。

       主要涵盖了太原境内的主要道路和中大型村庄。

       “行,你继续忙,我去勉为其难帮你去视察一番!”

       拿到想要的东西,陈琛将小册子塞进了袖袋里,转身就跑。。

       这个之前以太原宣传小组为基础的项目计划。

       被陈琛称之为“太原形象”计划。

       将赤色太原的基本思想和主要试验思想,试点推广。

       在外界容易看的见的地区先进行推广。

       比如从上党到太原的各个官道,还有那种坐标比较明显的中大型村庄。

       因为这些,是外来人到太原来最容易看到的,也是最早接触到的。

       不过并非说这就是面子工程和形式主义。

       这只是初期试点。

       一开始的试点还只是晋阳城周边,方便控制舆论和了解民意。

       在大概收集了解了大量名义之后。

       陈琛指导毛阶和阎仁改良了“太原形象”计划,获得了优化过的计划方案,开始以晋阳城为中心,在太原以扩散式的路径传播,以主要道路为核心传播点。

       优质政策,军民共存。

       同时将郭缊和徐晃筹划出来的蜂窝式卫所驻守制度在太原境内迅速推广。

       这小半年的太原,又有了不少的变化。

       其中“太原形象”计划的顺利推进,更是让整个太原以军民关系和团结合作为核心进行了初步的发展。

       其实刘备集团的智囊团们讨论出来的初步方案。

       有些要触碰到传统的统治方式。

       但是如今只是试点而已,而且陈琛用上了更好的理由。

       “为了应对防卫异族入侵的战时策略。”

       今后也有理由修改这种地方控制方式。

       以卫所为标点,进行蜂窝式铺设卫所。

       人不够,那就把卫所管辖的面积划分得大些,人够用,就把卫所管辖的面积划分得小一些。

       大卫所又能够划分涵盖成小卫所。

       而卫所的驻军,主要的任务其实也只是保持半脱产状态。

       主要精力在军事训练,保持每天小练,三天一大练,五天一集训的强度进行军事训练。

       而空余出来的时间则是在卫所驻点周围划分的军屯区域进行劳动生产,毛阶率领的屯田军,几乎是每个卫所都会配备一个屯田兵进行屯田指导。

       这屯田军毛阶带了快半年了,才带出来些皮毛。

       虽然没有办法提升很多的生产效率,但是应付一下基础教学还是可以的。

       虽然不少兵卒都是农民出身,但是他们其实也不是很懂得正确经验的屯田方法。

       而卫所并不属于地方武装力量,而是直辖于太原新军的。

       也就是徐晃统率的新兵队伍。

       但是卫所持有半枚信证。

       信证是陈琛发明的小玩意。

       一个完整的信证印记才能够代表一个地方事件处理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信证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军信证,一部分是民信证,还有一部分是巡察证。

       军信证和民信证可以合二为一,形成一块印章。

       这里就会有人问了。

       那巡察证是什么情况?

       这就是陈琛这个脑子并不算特别好用的谋主想出来的简单的防伪方法。

       巡察证只有巡察官可以持有。

       巡察证是完整的印章,但是和军信证与民信证合成之后的印章不一样,而是刚好相反的。

       也就是阴文和阳文的区别。

       印章的设计是按照八卦卜算图来刻制的,在处理不同类型的事务时,需要按照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图案的契合。

       巡察证需要用到由郡府提供的特殊材质的墨,这种墨会添加一种植物,让信证和巡查证的颜色不同。

       每一件地方自理事件最终都会将联合办案文书递交到晋阳城中。

       而信证必须完整,巡察证必须对应正确。

       才会作为直接的存证进行存档。

       否则就要重新审理案件。

       这算是给地方放权的初步安排。

       民信证是掌握在百姓手中的。

       以每个卫所管辖的区域形成一个聚落,这些聚落里正常来说都会有不少村庄。

       各个村庄推举出来的村长和乡老,组成一个聚落议会。

       聚落议会的地点在卫所驻点的附近。

       每五日定期举行一次聚落议会,由议长保管民信证,而民信证的使用必须在七成议会成员的见证下才能生效。

       这样虽然还是没有办法避免一些地方性的问题。

       但是也算是处理了对地方掌控力不足的缺点。

       陈琛这么安排,其实借鉴了经典的三权分立理论。

       卫所属于军队。

       聚落议会属于民众。

       巡察官属于中央代表,即郡府政方。

       这样至少能够保证大部分事情不容易被联合造假。

       如果说一个地方的问题已经大到能够让军队、民众、特派的郡府人员都串联到一起来对晋阳阳奉阴违的话。

       那该地方的情况,就不是任何一种政体能够解决的了。

       如今陈琛所提出的这个“太原形象”计划。

       也是在告诉百姓,你们有一定的权力,也有一定的义务。

       只要坚持以晋阳政权为中心,刘备集团为领导,那你们就能够过上比较好的生活。

       活得比以前更有尊严,活得比以前,更像个人。

       陈琛觉得,这或许会是太原的赤色曙光。

       而他们这个新兴的集团,也将是这道曙光的带领者,也是这赤色的晕染者。

       只不过除了“太原形象”的军民政三权分立的主要思想之外。

       陈琛还计划着是时候开始大幅度地在太原境内宣传,进行灌输刘备的人格形象的公关了。

       要知道这个时候并不是后世。

       并不是一个民智开启的时代。

       想要让百姓听话。

       需要做的不是严苛的律法,而是一个能够让百姓信任的领袖。

       无过激控制程度的领袖崇拜。

       是这个时代里最适合的,能够提高政策宣传和实施力度的方法。

       像黄巾军的张角,就是领袖崇拜的一大代表。

       刘备本人也足够优秀。

       要战绩有战绩,要态度有态度,要资历有资历,要背景有背景。

       反正领袖崇拜这种事情。

       陈琛觉得合理吹就完事了。

       合理吹,不让别人抓住低级错误的马脚,其他都不是问题。

       不过在这一点,还有待商榷。

       因为领袖崇拜和领袖狂热不是一种程度的东西。

       太原需要的领袖崇拜是为了提高整体生产劳动力,而领袖狂热,那是军国思想才玩的。

       想想后世那些搞领袖狂热的****者们。

       陈琛便觉得有点可怕。

       不过不管怎么说,一切暂时都还是顺利地进行着,赤色的曙光也在一点一点地侵入这片黑夜。

       陈琛愿望,也无非是让赤色黎明到来。

       让这华夏儿女。

       都能活得像个人。

       脑子里还想着,毛阶的小册子就砸到了身上。

       陈琛没有在意,弯腰捡了起来。

       拿了小册子,还有小册子中夹着的巡察官的身份证明,陈琛美滋滋地出了郡府。

       打算出晋阳城去看看。

       这一路也把蔡琰和草儿也带上了。

       当然,陈伯、阎仁,还有一些护卫随行。

       与其说陈琛这趟是去巡察的,不如说他是去春游的。

       蔡琰和草儿也挺期待的。

       毕竟来了晋阳城,就一直没有出城玩过。

       这次陈琛带她们一起出来,倒是满足了她们的好奇心。

       而且,跟蔡琰呆久了,再加上之前陈琛做的温室大棚讨她欢心,草儿似乎也活得更加有活力,开始会和蔡琰一起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

       这让陈琛很欣慰。

       这一次出游,除了“太原形象”计划的巡察,陈琛还打算去榆次东北面实地考察一下太行书院选址的实际情况。

       太行书院的事情一拖再拖。

       必须得快点实施了。

       否则等到“太原形象”计划完成了,太行书院都还没有建成,那得靠什么去吸引人才?

       靠玄德公去卖......吗?

       不过...这其实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