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掐着手指头一算....

       嗯,从踏上千岛城那天开始算起,好像也就一个月。

       可这一个月过的怎么就那么结实呢?一点都没耽误。上来接受城池、平定晋王之乱、然后...

       丢了四个他最有用的臣子!

       张弘范、史权、伯颜、阿术!原来可都是嗷嗷叫的和大宋朝势不两立。

       可现在...别管出于什么立场吧。一个个让张简之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老爷子很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太容易了...摊上这么一个相爷,当皇帝也太容易了!

       难怪宋廷那边摆个熊孩子就能蒸蒸日上,我忽必烈要是早有这么个人,得省多少操劳?

       不过,以前没有,以后却是不能让相爷吃干饭不干活的,你不是在我身边了吗?朕还有很多事要做啊...

       比如统一大蒙古,比如攻略欧罗巴。反正不能让张简之闲着便是。

       在赵维接班之前,可得好好利用,不敢浪费!

       至此!元朝与大宋议和之务,基本完成了过度。朝中再无反对之声!尽管伯颜和阿术依旧卯着劲儿,大有卧薪尝胆之志。以求将来与大宋秋后算帐。

       可是他们也不想想,自家女眷都嫁过去了...就大宋那群老硬币,没相爷那么多阴招儿,可也没少学。分分钟把自家女儿、孙女,变成他们抗宋道路中的绊脚石。

       时间还长,潜移默化。这两位基本掀不起什么浪花来了。

       总体上来说,元朝没什么变化,不与大宋争斗,却依旧敌人不少。没办法,这是一个以武立国,以武存世的帝国。有对手就有动力,反倒是好事。

       只是由于相爷的加入,使元朝不似从前那般只知猛冲,而不知固本。相爷带给大元最大的改变就是,稳扎稳打。即兼顾民生财税,又能不失进取之锐气,朝中上一无不拜服。

       连伯颜阿术也开始慢慢的对其转变观念,从恨的要死,到真心服气,再到...指向打哪儿!

       以往的朝中文臣于二人来说,那就是冤家!要粮要兵要钱,那叫一个费劲!跟刨了他们家祖坟似的!

       可到了相爷这里,要啥给啥,相爷总能想办法给他们解决后顾之忧!甚至他们想不到的,相爷都帮着想到了。能不舒服吗?能不服气吗?

       自至元二十六年开始,也就是宋历祥兴十一年起,元朝也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契机。

       宋元两朝,皆已惊人之势,将这个世界远远的甩在身后。

       ....

       ——————

       祥兴十一年二月。有别于扶桑的热火朝天。巴蜀之地依旧是那般清山俊逸、绿水天国的景色。

       钓鱼城护国寺正前方有一块钓鱼台,乃是一块探出山崖的石台,在此可俯瞰两江,以及合川美景。

       璐王赵晔此时就蹲在石台上,支着下巴,无聊到爆炸!

       “日喽你个哈妈皮哟!老子要下山!老子要锤了重庆的头!管我嘛!”

       好吧....在这一呆就是六七年,华晔都不知道官话怎么说了,张嘴就是川音....

       张钰、王立离他不远,就在晒谷场的石板上乘大字行摊开...

       偏头看了一眼赵晔,都懒得搭理他。

       他们也想锤了重庆,也想找点事干。但是....他娘的,上面没动静啊。却是只能想想。

       而赵维在那接着骂,“赵维郎个瓜皮!倒是巴实地很!又是教改....又是打仗又是造蒸汽机勒。撒子时候让老子也去爽一哈嘛!”

       正吐槽着,突然脑袋一沉!从手掌心划下去,差点一头栽山崖下面去。

       “船?”

       一声惊叫:“船船船船船船!!郎个多地船哟!!”

       吓的张钰和王立,一个激灵挺身而起,顺着赵晔所指看去,哦去!!

       还真是郎个多地船!

       足有上百艘江船,逆流而上,从重庆府方向浩荡而来!

       啥情况?铁穆耳打过来了?不能啊?

       别说他有这个心思,就是说梦话漏了点风儿,锦衣卫也报上来了啊。

       “走!去看看!”

       把三人兴奋坏了!别管是来干嘛的,可算有事儿干了。

       一溜烟儿的奔下南水军码头。等他们从山上下来,跑到码头,正好船队也已经开始靠岸。

       赵维皱眉一看....有点失望,是宋船。神臂城那边过来的。

       只是这船上...

       “诶....张帅...你看那船头上站的像不像赵维?”

       张钰好好瞅了几眼,“好像是...还有文相爷!可宁王身边儿那是谁啊?”

       赵维身边还站着好几个,张钰一个都不认识。

       而赵晔一看....差点没蹦起来!“哈妈皮!郎个是赵维他老汉儿!”

       还有江钲....

       赵晔心里咯噔一声儿,怎么都回来了?事前还没打招呼,出大事儿了?

       急忙令人放跳板,接人下船!

       赵维这边有新爹在,自然不能造次,让赵与珞走在前面。成王殿下还特意端着点架子,毕竟张钰、王立和他都不熟。

       结果赵晔,一步冲上来,越过赵与珞,奔着赵维就去了。

       “赵维!出撒子事喽!?”

       没把赵与珞闪一个跟头,这孩子以前不这样儿啊...

       文质彬彬,年青一辈第一才子,第一榜样。怎么.....怎么这么野了呢?

       赵维也没想到这货这么瓜!愣神摇头,“没事儿啊?”

       可是赵晔哪肯信?人都下来他也看清了,可不光赵与珞、江钲,扶桑那边四五品的中级官员也有不少!剩下的都是年青官员。个个穿朝服。这要不是出大事儿。都回来干啥?

       把赵维拉到一边,“郎个....”

       赵维听不下去,“你特么好好说话!”

       “哦!你给我说实话,是不是扶桑出大事儿了?要不....都回来做甚?”

       “噗!”赵维笑了,“你是不是盼着扶桑出点啥事啊?”

       见那边亲爹已经和张钰等人碰面,暂时不管赵晔,赶紧过去互为引荐。

       要说两边都是名震一方的人物,只是从未谋面。

       张钰很是惶恐,上礼奉上。连连称赞成王、与江钲之胜名远播。

       对此,赵与珞和江钲相视一笑,却是无奈摇头。

       张钰表现如此客气,二人也是心知肚明,从官职上来说,两人都比张钰大。受这一礼也属应当。

       但是,这一礼还真受不得....

       二人不着痕迹的往旁边一让,“张将军此礼,万万使不得。”

       “我二人此来,主要还是蜀地缺官少将,恐难当大任。遂尊皇命前来辅佐张将军...怎能受此礼数?”

       张钰一愣,随之更是惶恐,“这怎么使得,钰乃一届武夫,蜀中置制,怎受得起成王与江帅的这般捧置。”

       两边都在客气,把迎接的蜀将以及赵晔都搞得有点懵...

       这演的是哪一出?赵晔捅了捅赵维,“你们回来到底干啥的?”

       赵维也不做答,咧嘴一笑,突然一嗓子,“四川置制使张钰听旨!”

       张钰一怔!马上拜倒,“臣张钰接旨。”

       只见赵维自袍袖之中取出锦轴诏书,“天佑神洲,祥兴昌顺,诏曰:”

       “四川置制使张钰,躬身社稷、生死不顾!”

       “经略巴蜀数十载,心系天下,仁孝无双!”

       “身陷囹圄而知忠!”

       “命悬万刃而知义!”

       “使中原尚存宋土也,功盖四海,乃天下万民之表率矣....”

       “然,知卿之功而不得见,闻卿之名而不得促膝于卧榻!叹矣....”

       “遂乃告宗寺、请祖灵之训,得天告旨:”

       “君玉臣名无所服众...”

       “敕封汉中郡王爵禄!开府设仪,方平臣心民愿!天命矣。”

       “望吾卿君玉,承先王之志,扬我社稷之威!”

       “钦此!!大宋皇帝诏、祥兴十年秋。”

       “.....”

       “.....”

       圣旨传罢,满场寂静!

       张钰半天没反应过来....

       直到赵维走上前来,低首调笑,“汉中王....还不接旨?”

       此言一出张钰老泪刷的一下就下来了,“臣...接旨!”

       “臣.....何德何能!?蒙此隆恩?”

       却是赵维亲手将之搀扶而起,“张帅若无此德,天下还有谁能有此德?”

       把圣旨交到张钰手中,在众人呆愣的目光下,赵维探手入袖又抽出来一份圣旨。

       “王立、谢明、冉安国......接旨!”

       王立那帮蜀将也是一怔,啥意思?还有我们的份儿呢?

       当然有!大宋不能忘记每一份付出...这趟回来,所有蜀将和留守中原的将领官员都有封赏。

       连钓鱼、神臂、凌霄、青居等六山城所辖之民,也有关照。这些在大宋最危机时刻依旧不离不弃百姓,朝廷不能忘了他们。一律免赋五年。

       总之,这趟回来,有一个算一个,该封的封、该赏的赏。

       唯独没赵晔什么事儿?

       把赵晔给急的啊,日你个哈妈皮哟!夸我两句也行啊?

       最后实在没忍受,“我的呢?”

       赵维,“你的什么?”

       赵晔,“就一点赏赐都没有呗?”

       赵维一琢磨,“放你回扶桑和老婆团聚算不算?”

       “算!”赵晔也是好哄,这就知足了。

       结果赵维呵呵一笑,“等着吧...”

       看向张钰,“咱们这个汉中王,还有名无实啊....”

       张钰嘿嘿笑着点头,确实....

       汉中王是封了,可是汉中还在元人手里呢。

       那边赵维道:“所以得把汉中拿回来才行啊....”

       张钰一振!“终于要开打了吗?”

       赵维想了想,“算是吧....”

       赵晔一听,“什么叫算是吧?打就打,不打就是不打!算是到底是打还是不打?”

       那边江钲接过话头,“还真说不好打还是不打....这得看阿难答识不识时务。”

       “什么意思?”张钰、赵晔都没听太懂。

       却闻江钲道:“忘了说了....”

       一指赵维,“隆重介绍一下,这位!”

       “即将成为大元朝的驸马,忽必烈老爷子的皇位继承人...未来的大元皇帝。”

       “什么玩意!?”大伙儿下巴没掉下来。“殿,殿帅玩笑了吧?”

       “呵呵...”江钲干笑,“还真不是玩笑.....还有一个事儿。忽必烈为了招这个驸马爷....把川陕都割让给咱们了。”

       如今就看阿难答识不识趣,愿不愿意乖乖交出来了。

       “.....”

       “.....”

       大伙儿都懵了!心说你们在扶桑到底干啥了啊?

       不是说教改闹的挺凶的,还把赵维关起来了吗?怎么一转眼...又成这个局面了?

       心里有一万个问题要问赵维。

       可惜....成王殿下却不给他们这个机会。

       来了句,“不是什么大事儿!以后慢慢道来!”

       “走!”拉上赵维就走,“带我去见孙儿!”

       好吧!什么阿难答,什么川陕的...这些倒嚼的破事算事儿吗?

       什么事儿比我看孙子更重要。

       就这么强拉赵维直奔山上,却是苦了江钲,和文天祥。被赵晔和张钰拉住,立刻!马上!把经过说清楚。

       当听完忽必烈议和的详细...

       把赵晔气的啊!“哈妈皮!他都快娶仨了!我才一个!上哪说理去?”

       赵维倒是什么都不耽误...

       另一边,赵维带着赵与珞,寻着记忆来到帅府后院。

       如今,原本热闹的那个小院只剩一对母子....

       山下那么大动静,戴西娅不可能不知道,只是身为女人,又心怀忐忑,不敢下山相迎。只能倚在院门前,焦急的望着....

       手掌则是紧紧的攥着一支小手....

       那是已经六岁的赵鼎,却是不知娘亲到底在等谁。

       终于....当赵维和赵与珞出现在远处。黛西娅终于忍不住泪水,朦胧的双眼。

       胡乱整理了衣裙,僵硬身子拉赵鼎上前....

       离的老远便已经大礼拜下,“妾身戴西娅,见过家翁...见过夫君。”

       说着话,还让赵鼎依照她教了无数遍的礼数给没赵维和赵与珞磕头。

       把赵维眼珠子没瞪出来。哦操!你干啥?跟谁学的这么隆重?

       其实...主要还是赵与珞的问题。

       戴西娅毕竟算是“胡女”又听说成王属于那种旧派文人,她和赵维的事儿又没经过父母之命。

       所以戴西娅难免有点忐忑,怕公公不喜欢。

       再加上赵维一走就是六年!期间连封书信都没有。又娶了王妃,生了孩子。换了谁也得心里打鼓。

       但在赵维这却不是这么回事,他这六年不回来,不来信,那是有原因的....

       一来太忙,哪有工夫回来?二来....黛西娅还有一层细作的身份呢!赵维不敢跟他过多往来。隔着大洋,一封信还得穿山越林走敌境的。

       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办?被忽必烈截去了从中看出一些端倪怎么办?那阿丹就危险了。

       可是这败家娘们儿给我来这么一出....

       上眼药呗?

       赵维马上预感到要不妙!

       果然....赵与珞一见戴西娅跪在那...一边往前迎,一边皱眉。

       啥情况?这么生分的吗?混蛋儿不是一直说这个儿媳很直率吗?

       因为见我紧张了?紧张个啥?老子续弦都是娶了殷人,还差你这一个了?

       那好吧....得化解尴尬啊...

       一偏头就看见面露惊恐的赵维了,心说混蛋小子,活该你倒霉。

       猛的抡起巴掌就甩了过去!正招呼在赵维后脑勺!

       “败家的东西!对人家母子亏欠多少?心里没点数吗?”

       赵维:“.....”

       我就说吧?冤死我了!

       戴西娅也看懵了,和....和赵维说的家翁,有点不一样呢?

       好特么解气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