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

       同样有些意外的还有陈建波,倪长红他们。

       刚才上场飙戏的基本都是中生代和老戏骨。

       不是说怀疑新生代的演技如何。

       而是现在不是在‘演戏’。

       是临场表现。

       更偏向于话剧化的现场表演。

       新生代就算是有潜力,有胆识,一上来就做现场...

       确实略微让人感到意外。

       “这孩子是谁?”

       “听说叫做李清。”

       “不错啊,不管怎么样,这胆子和自信心就小不了。”陈建波饶有兴趣道:“都说子龙一身是胆,这胆魄真有赵子龙的感觉。”

       聂元和沙益两人都有点懵,没反应过来呢。

       到李清走上前去,他们才反应过来,自己被截胡这件事,绝对已经发生了!

       此时此刻,刘和伟看着眼前的李清。

       也有些意外。

       不过仔细想想,十月份时的话剧表演也有他。

       想想这位新生代好像是有点东西的。

       和他对一波也没什么问题。

       “我们就来借赵云那一段?”刘和伟看着李清。

       比起‘长坂坡’‘救阿斗’。

       ‘借赵云’算不上冷门。

       但年轻人,大概是对借赵云了解不多的。

       可能最多了解,赵云以前效忠的是公孙瓒,最后才被大耳刘借走的。

       大多数年轻人看到的,大概就是长坂坡七进七出那一段。

       看到的是白马银枪的将军,看不到追随忠义的热血。

       他不仅是‘龙胆’。

       还是‘忠义’。

       也算考验试镜人对角色戏份的了解程度。

       ‘背叛’公孙瓒投入到刘备帐下的赵子龙,到底如何能称忠义呢...

       小小的借赵云,反而是立住大耳刘和赵子龙性格的重要情节。

       李清也思考了一波,借赵云这个戏份。

       是赵子龙初出场的戏。

       ‘子龙之勇武,不下于吕布’

       这是初登场时的评价。

       当然,吕布作为《三国》最大的垫脚石,出场一个角色,就是不下于吕布之勇。

       而‘借赵云’这一幕戏之中最大的表达。

       李清思想了一下,已经大概有一个轮廓,在脑海里临摹出形象来了。

       此时,李清笑了笑道。

       “当然没问题。”

       ........

       高鑫鑫看着眼前的场景,也是饶有兴趣。

       这位自己心中的吕奉先,到底准备赵子龙能到什么样的地步。

       李清,还是第一位新生代主动站出来。

       至于聂元和沙益两人就郁闷了。

       相当的郁闷。

       这一波被人截胡是很不爽,但又没什么好说的。

       新生代嘛,能表现到怎么样的地步?

       反正,不给对方表现的机会,也不差!

       “他叫李清,好像导演更倾向于让他演吕奉先。”此时,在聂元旁边的助手悄悄的说道。

       这下子聂元更有安心的感觉了。

       区区新生代,而且在导演心里也有初步的角色形象了。

       问题不大,应该影响不到自己的优势。

       聂元想了一下。

       别让沙益表现,他就有信心。

       ......

       “在下不要将军任何兵马,在下,只需向将军借一个人。”

       公孙瓒的三千兵马皆是不要,只要赵子龙一人。

       借赵云,援徐州,有借无还。

       有赵子龙一人,大耳刘就敢对抗曹操这块石头。

       此时此刻,已经完全入戏之中的刘和伟,十分温柔的看着李清。

       那眼神之中的欢欣,欣赏,自得,溢于言表。

       “公孙将军虽有数万将士,可真正的英雄便只有子龙你一个。”

       “其实在下对玄德君的品性早已仰慕已久,从今往后,只要主公一声令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少年将军语气铿锵有力。

       眼神炯炯有神。

       眼神里有好奇,有欣喜,和少年意气。

       这台词的表现力,也不错。

       特别是这种少年感。

       就连高鑫鑫也不由得轻轻点头,称赞这种表现力,略微意外道。

       “细微的眼神,微小的动作,塑造角色,有点水平。”

       随后,少年将军便再追问。

       “主公,在下有一事不解,袁术袁绍坐拥军武十万,却彼此观望,不肯发兵徐州,主公兵甲不过两千,将不过关,张,赵,却敢对抗曹操呢?”

       此时,李清同样目光灼灼的盯着眼前的刘和伟。

       戏,抛出去了。

       李清,不仅接住了刘和伟的戏,还生生抛了一份回来。

       那眼神跟会说话似的。

       他没有隐瞒眼神,就是想从刘备这里得到他想要的答桉。

       如何,刘备能给出答桉来吗?

       炽热的眼神和语气。

       接下来这一段台词,可能是刘和伟演三国,最喜欢的刘备的桥段之一了,甚至不用台本,直接临场发挥。

       刘和伟缓缓回答道。

       “好,子龙,你问的好。你若今日不问,我也早晚会告诉你。”

       “方今天下,各路英雄豪杰皆以兵马权谋称霸一方,而我刘备在兵马上面远不如他们,但备有的东西,是这些英雄豪杰们没有的。”刘和伟昂首挺胸,语气提高了个八调:“我以仁义为立身之本,待人之道,因天下大乱,首先便在于人心丧乱,欲治乱世必先收人心。”

       “我,以仁抗不仁。以义抗不义!”

       有力的台词!

       这是刘备的立身之本,以弱胜强,一步步往上爬的法宝。

       仁义。

       此时,李清抱拳道。

       “云,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

       这一次,赵子龙是真心归服于刘备,直到老去,都一直忠心。

       并不是因为公孙瓒的无用而投奔的刘备,而是因为刘备的仁义。

       同这位少年将军的抱负产生了共鸣。

       这也让周围的看客们都有一种恍忽的感觉。

       这刘备,闪闪发光啊。

       以仁义为立身之本的样子,真的很帅。

       而此时,高鑫鑫则冷不丁的说道。

       “咱们的吕奉先,演技真的不错啊。”

       高鑫鑫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

       李清的演技过关。

       但更适合吕布。

       吕奉先!

       定调子了!

       原本看李清的表现有些紧张的聂元也不紧张了。

       什么嘛,吕奉先,不和自己抢赵云了。

       而此时,高鑫鑫闭目喝茶。

       然而闭上眼。

       脑海里浮现的,白衣少年将军的脸庞。

       却是悄然变成了李清的样子。

       不行。

       他是吕奉先...

       吕奉先才对啊!

       可身影,就是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