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只是罪妃,没多少人关注。

       老皇帝硬挺到了九月,最后终是挺不住。

       老皇帝驾崩,太子主持国丧,一直拖到近十月。

       太子长孙柏修登基。

       好在赫连姣和长孙柏瑾的婚事,并没有受老皇帝丧事的影响,八月的时候已经完成了。

       而且长孙柏瑾如今有了封地,一成婚自然是要去封地的。

       东姝和赫连姣告别。

       赫连姣心绪复杂。

       其实她有些小聪明,也知道东姝的能力。

       所以这两年多的时间里,赫连姣有些刻意的利用。

       赫连姣有些愧疚,可是却又不知道该怎么样表达。

       东姝倒是不在意这些。

       本来就是双赢的事情,没必要一定要分出个谁利用谁。

       她从赫连姣身上套取想要的信息,赫连姣利用自己来些操作,完成自己想要的结果。

       说不清最后谁对谁错,又是谁利用谁。

       所以,也不需要去愧疚什么。

       老皇帝驾崩,整个南梁似乎陷入了低迷之中。

       可是,东姝知道,并没有。

       长孙柏修已经跟赵元黎搭上话,而且对方也被洗脑成功。

       如今正在北岳境内搞事情。

       赵元黎如果不是因为性子不稳,再加上爱画胜过爱江山,当初夺嫡最稳的其实就是他。

       毕竟是北岳先帝最偏爱的皇子。

       身上筹码太多。

       赵元鑫若是跟他碰上,胜算太少。

       关键还要看,能不能说动赵元黎,让他参与到夺权。

       不过这件事情,也好操作。

       一边是各种名画的攻击,另一边还有赵元黎的嫡亲兄长,当初可是被赵元鑫害死的。

       赵元鑫当初虽然是捡漏当的皇帝,可是也是踩了别人的白骨上位了。

       这个人就是赵元黎的嫡亲哥哥。

       长孙柏修派了两个门客,外加两个谋士,亲自去给赵元黎洗了脑。

       然后,这位极不稳定的王爷,真的就开始搞事情了。

       他一搞内部分化,北岳境内就乱了起来。

       偏偏赵元鑫想借着南梁国丧,搞点事情。

       大军直接压进了边关。

       淳于和是主战的,当然东姝也主战。

       长孙柏修在分析之后,也觉得自己这边拖住了赵元鑫的大军,那么赵元鑫便没有兵力去应付赵元黎。

       淳于和本就憋着气,想要挫挫北岳的锐气。

       毕竟之前就来挑衅被自己打回去,如今还想趁着国丧搞事情?

       没办法原谅。

       淳于和打得又快又猛。

       赵元鑫一年多以前的那一仗,元气还没恢复过来呢,又发动了战争。

       如此好大喜功的行为,落到朝臣眼里,不免让朝臣有些失望了。

       当初夺嫡纷乱,诸多优秀皇子,皆因为各种意外殒命。

       所以,赵元鑫才被扶上了皇位。

       当然,这其中还有白丞相当初的运作。

       时间是证明一切最好的办法。

       赵元鑫没有帝王之才,也没有帝王之心。

       他只会刻意的模仿,却也没有模仿到位。

       如今内忧外患,想挣扎一下都不太好挣扎。

       毕竟赵元黎手上是有私兵的,而且是近五万私兵。

       这些年封地又敛财不少,此时若是强攻京城,赵元鑫根本没有招架之力。

       可是赵元黎这个人太贱了。

       他也不攻打。

       我就把兵带到京城门外二十里处,一驻扎。

       我不打,我就看看。

       就问你慌不慌?

       用赵元黎的话来说,当初你弄死我哥哥,我现在可不想让你死的太容易。

       更何况,南梁那边已经提出了要求。

       不管北岳境内如何,赵元鑫和皇后孙芸静的命是要留着的。

       这两只,是要抓活的。

       赵元黎不关心北岳江山,更不关心其它的。

       他就想知道,自己把这两只活口抓住的话,长孙柏修真能把前朝大家的画给自己吗?

       赵元鑫原本新登基,根基不稳就处死了丞相。

       他可能考虑过后果,可是却没想到,丞相从前的学生门客,能如此的隐忍。

       一直不发动,一直在等待着机会。

       如今赵元黎大军驻扎在城外,从前白丞相的那些学生,门客之类的,开始躁动了。

       他们不打算再忍了。

       这些人一旦走动起来,这道城门其实就形同虚设了。

       赵元鑫急到不行。

       孙芸静也急啊。

       可是吏部尚书这个时候的能力很有限。

       赵元鑫再也享受不到,当初丞相府的那种庇佑。

       那种能在夺嫡纷争中,保下他的安全感。

       这让赵元鑫心中充满了落差。

       哪怕孙芸静是他的白月光。

       可是三年多的帝王生活,让赵元鑫开始膨胀了。

       他的后宫,女人越来越多,偏爱的也越来越不一样。

       孙芸静虽然后位不变,可是赵元鑫似乎已经不像是当初那么在意她了。

       这场内忧外患,其实结束的也快。

       淳于和大战赵元鑫的边境军队,直逼对方连退十五城。

       这一退可是一大步。

       赵元鑫的边关军队,就差直接退回到京城了。

       北岳的国土,一下子就被夺去了大半。

       这对于新登基的长孙柏修来说,简直就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情。

       四国外加其它一些小国鼎立如此长的时间,如今这一僵局,似乎终于要被他打破了。

       长孙柏修心里极为激动,可是却也知道,自己得稳。

       东姝一早就提醒他了,别膨胀,得稳。

       不然他就会变成第二个赵元鑫。

       长孙柏修自认为,自己还可以稳得住的。

       赵元鑫这两年,不仅仅发动了对南梁的战争,还发动了对其它两国的战争。

       战争损耗极大。

       可能是赵元鑫在处死了白丞相之后,太想向朝臣证明自己的能力了。

       结果,却换来了一个被不停消耗,关键时刻,什么也拿不出的结果。

       从北岳内忧外患,到最后的围城。

       一共进行了半年时间。

       转过年的五月。

       春暖花开时,赵元鑫终于发起了投降。

       愿意为降臣,只求活命。

       毕竟被困在京城几个月,内部已经消耗到没有东西了。

       再被困下去,京城就变成了一座死城了。

       赵元鑫想活命,最后发起了投降。

       “挺好的。”东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到达北岳境内。

       不过如今这样说,其实也不确切。

       毕竟整个北岳已经在南梁的掌控之中了。

       至于赵元黎?

       对不起,拿着画就溜了溜了。

       江山与他何干,他就是看好了画,想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