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念又这么一想,心道:“我是为了报国啊,这才跟着这不义之人来到了此地,我要是把他给杀了,我不是也落下一个不义之名吗。

       怎么办呢?

       唉,干脆,我离开他得了……”

       说到这里,李世民赞道:“陈宫此人有大局观念,难得啊。你接着说。”

       阴妃娘娘继续说道:“陈宫对曹操说道……”

       原来,李佑为了阴妃娘娘得到李世民的宠幸,收买了王德,给阴妃娘娘送去了很多情趣内衣,还觉得不够,这只是低层次的诱惑,用不了多久,李世民就会厌倦的。

       怎么才能够让李世民欲罢不能呢?

       李佑想起了一千零一夜的典故,就想给母妃开启这个模式。于是,他就写了《三国演义》的评书版本。

       果然,李世民一下子就上瘾了,于是,就天天往阴妃娘娘这里跑。

       每个月的月圆之夜,李世民是必定要来立政殿,和长孙皇后一起度过的。

       长孙皇后陪着李世民聊天,趁着他心情好的时候,说道:“二郎,一年一度的妃嫔甄选到了日子了,这些年来,阴妃对您尽心尽力的服侍,不知二郎可还满意?”

       李世民这些天来,后宫的心思大半在阴妃娘娘身上,笑道:“莺娘(阴妃小名)很不错,近来愈发的长进了。”

       长孙皇后说道:“二郎,您也知道,李佑这孩子对妾有很多恩德,妾也不知道如何报答他。

       妾有个建议,既然阴妃也受到二郎的喜爱,不如就把皇贵妃空缺的那个位子给了她吧。”

       李世民笑道:“不错,李佑这孩子替我和朝廷解决了太多的问题了。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奖励他了,观音婢,你说的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就这么着吧。”

       不久以后,广翠殿。

       王德来了,他往中殿一站,说道:“阴妃接旨。”

       阴妃娘娘急忙跪下接旨。

       王德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阴氏……特晋升为皇贵妃。”

       阴妃娘娘跟做梦一样,一时有点不敢相信。

       王德看到阴妃发呆,喜滋滋地说道:“皇贵妃娘娘,起来接旨吧。”

       ……

       “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时之间,这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风靡了长安城,《三国演义》的手抄本,哪怕内容残缺不全,也成为了人们追捧的至宝。

       无他大唐太缺少娱乐手段了。

       于是一个不要脸的大文豪诞生了。

       “听说了吗,这本《三国演义》是齐王殿下写的。”

       “真的吗?齐王殿下真是太了不起了。”

       “妈呀,齐王殿下除了不会生孩子以外,什么都会啊。”

       ……

       阴妃娘娘现在很风光,不仅仅是因为她晋升成了皇贵妃了,关键是她那里有好听的评书。

       虽然《三国演义》不太适合女子的口味,但是,有就比没有强啊。

       于是,嫔妃们每天都跑到阴妃那里串门,听她讲评书,一时之间,人缘超好,人气爆棚。

       阴妃娘娘尝到了甜头,就问李佑有没有适合女子的小说。

       李佑想给她写《红楼梦》,可是里面的时代背景不行,例如说朝廷官制和衣着打扮,唐朝和前朝都没有啊,一写就穿帮了。

       他琢磨了半天,想起了《花木兰》,这个可以有啊。

       花木兰的故事主要有两种版本

       第一种是:北魏太武帝年间,花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战,木兰多次参与了北魏出击大漠兵伐柔然的战争,且表现突出,但却无人发现她是女子。

       第二种是:

       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多载,屡建功勋。

       第二种版本距离唐朝太近了,容易穿帮,于是李佑采取了第一种版本。

       于是,阴妃娘娘就白天给嫔妃们讲《花木兰》,晚上给李世民讲《三国演义》,小日子过得爽啊。

       喜鹊很兴奋,这些评书都是她每天负责抄写的,她就盼着王爷赶紧写完了,她好去出书,王爷发财了,肯定不会少得了她那一份儿。

       李泰怒了。心道:“李佑你个混账东西,你能吃就好好吃你的吧,没事儿作什么诗,写什么书啊,还让不让我们这些做学问的人活了?”

       他召集文学馆的人说道:“你们也写书,他李佑能够写三国和北魏的事情,你们也可以写前朝的事情啊,好事儿不能让他一个人占了。”

       还别说,文学馆里面的人都是大唐顶尖的文学家,他们模仿着《三国演义》和《花木兰》的风格,陆续也写出了一批文学作品,繁荣了唐朝的文化市场。这是后话。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间到了636年元旦了。

       这天,他去宫里给李世民、长孙皇后和阴妃娘娘问安,然后就回到王府里面,和小伙伴们喝酒聊天。高高兴兴地迎来了行的一年。

       第二天,李佑的酒醒了,他无事可做,忽然想起了一个人来。

       他说道:“薛仁贵,你去找侯君集,然后把葛罗比押到这里来。”葛罗比在龙德城被俘,关押在龙武军城外的军营里。

       “白虎,你去魏王府,请禄东赞过来一下。王三,你去叫李淳风过来。”李佑接着说道。

       薛仁贵、王三和白虎领命而去。

       这天中午,李佑宴请了李淳风、禄东赞和葛罗比。

       几个月前,禄东赞和葛罗比作为吐蕃出使唐朝的正副使臣,一起来到了长安,今天却以这个样子见面,真是恍然如梦。

       李佑吟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新年之际,两位大人远离家乡,不知作何感想啊?”

       禄东赞和葛罗比想想远在万水千山之外的吐蕃的家人,不由得黯然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