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差不多就是这样。”

       “一方面是产能跟不上,若不尽快开启分厂生产,按时间交货几乎不可能。”

       “另一方面,据各地经销商反应,已经有厂家开始生产咱们同款的产品,且出厂价比咱们低。”

       “……”

       新年新气象。

       一个年过下来,徐玥看上去圆润丰腴了一些,气色也跟着明媚了不少。

       仔细听完汇报,又看了看近期生产销售方面的情况,江辰点点头:“辛苦了,通知一下,十分钟后开会,生产部,所有中层及以上管理若无必要,尽量过来参加。”

       “好的。”徐玥应道,很快下去通知安排。

       江辰独自品茶,坐了有七分钟,拿上笔,笔记本,在徐玥陪同下前往会议室。

       闲聊了几句。

       时间一到,江辰拍了拍手:“好了,闲话不说,现在开会,玥姐,做好会议记录。”

       立马场面便安静下来。

       徐玥在旁边,正襟危坐,随时准备记录。

       紧跟着江辰便问道:“姚总,葛总,关于公司目前积压的生产任务,你们生产部怎么看?”

       姚建国,生产部总监,是最早从内部提拔任命的管理层之一。

       葛军是招聘会招的,副总监,重点培养对象,也是截止目前整个公司学历最高的人。

       两人的表现,截止目前来看都还不错,姚建国性格稳健,能胜任现在的工作,愿意学习进步,葛军能力要更强一些,表现出极其强大的潜力。

       闻言姚建国看了看葛军,笑道:“老葛,还是你来说吧,你是专业的,比我懂,我就是来得早,捡了个便宜。”

       “那又不见别人捡到?老姚你就别谦虚了,赶紧说,我还等着出去开疆拓土呢,出去那是有补助的。”葛军性格也不错,实在人,笑容爽朗。

       这也是江辰用人的一条准则。

       还是那句话,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他用人,首重人品。

       至于发展,站在他的角度,其实慢一点是没有问题的。

       慢一点,稳一点,未尝就不是一种选择,反过来,一味的求快,往往容易扯到蛋,滋生一系列问题。

       闻言此时也笑着说道:“行了,我可没时间在这里听你们谦让客套,什么意见,赶紧说。”

       顿时就不少人笑,徐玥也跟着说了一句。

       姚建国这才搁笔:“那我就直说了,关于这件事,我们生产部内部研究了一下,建议主要有两条。

       第一条,扩充人手,每天二十四小时,倒班,现在南湖机械厂那边生产隔膜泵就是这么干的。

       第二条,尽快启动市外投资生产,争取在十五到二十天内步入正轨。

       这样一来按时完成订单应该就不成问题,不过会多出来一部分人,在订单完成后可能不好安排。”

       江辰摆摆手:“人倒没关系,短时间来看市场还是很大的,长远来说也有的是事情做,主要是这个倒班,准备怎么倒?”

       “计划是四班两运转,四个班,每个班十二个小时,四天一个循环,白班结束可以休息24小时,夜班结束后可以休息48小时。

       这样平均算下来,每个人每周的工作时间是42个小时,跟五天八小时工作制相差无几。”

       显然是很清楚这位老板的尿性,姚建国讲得十分详细。

       江辰其实也没太明白到底怎么个倒,怎么个休息,他就听懂最后一句,每周工作42小时,跟五天八小时工作制差不多。

       这样就行。

       他最反感的就是那种一天十多个小时全年无休把人当牲口的。

       那是犯罪,资本家都没这么狠。

       如果提出来的是那种制度,那他可能要怀疑,他是不是看错人了。

       不过想了想,还是问道:“还有别的方式吗,比如说一个班就八个小时,一天分成三个班的?”

       “有,可以四班三运转,那样每个班是八个小时,不过一个循环周期是八天,而且总的算下来工作时间比较长,没人每周平均是48个小时。”

       姚建国答得很快,立马又给出一套新方案。

       江辰琢磨了一会,笑道:“还是四班三运转吧,留点精力找女朋友,看望父母陪老婆孩子。

       时间的话,超出给加班费,另外,后勤工作要做好,一句话,职工可以不在食堂吃,但咱们要保证,职工想吃的时候,食堂能供应上。

       这事生产部内部再仔细商量一下,尽快拿一套完整细致的方案出来,讨论后实施,后勤这一块,我去安排。”

       第一条就这么定了。

       虽然讨厌加班,也讨厌倒班,可有些时候也没办法。

       所以只能尽可能的做到人性化,该给的钱给到位,该有的后勤保障跟上。

       接着是第二条,外出建厂。

       这是一件大事,年前就在筹谋,只是因为过年才中断。

       这事葛军当仁不让,拿出一份亲手书写的,生产部内部已经讨论过的方案,说道:“以目前厂里的人力资源,想要一次性派出十个有独立管理运营能力的工作组,我个人觉得不太现实。

       所以我的想法是,方阵化,模块化,分散生产,统一管理。

       具体来说,就是分厂只负责生产组装,只设生产负责人,其余的,采购,销售,质量,依然公司总部负责。

       这样一来流程比较简单,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比较低,二来有利于加强管理,同时迅速开拓市场。”

       还是有想法的。

       一句话,分厂肯定要建,那是市场,是蛋糕,同时也是未来的桥头堡。

       但分厂怎么建,如何管理,权利要不要放,放多少,需要仔细考虑。

       那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配置肯定是不行的。

       因为人力资源不够,现在能派出去的,生产人员,生产管理人员,乃至质量检测,都不是问题。

       剩下就不行了。

       采购,财务,乃至中高层管理,肯定没那么多。

       而且从经营的角度,那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不但会增加运营成本,同时还会造成各种混乱。

       所以科学的方式是,分开生产,集中管理,有些权利可以下放,有些,绝对不行。

       这一点江辰想法跟葛军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