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事情,不同人的得知,有不同的反应。

       老人第一反应就是气愤。

       不管到底是无意的疏忽,还是故意为之,错都在他们。

       这个责任无法逃避。

       但另外一个老人却不这么认为。

       这不过就是一点小误会而已。

       说开就好了。

       他觉得陈阳脾气未免太差了,竟然因为这点事情就直接离开。

       会议上没有陈阳,道协的人一个一个念名字,念到第九十九个人的时候,忽然就没了。

       大家都有些奇怪。

       不是一百个人吗?

       虽然心里奇怪,却没人主动的问出来。

       于是会议还是完美的落幕。

       有知情者便在用餐时,聊起此事,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得知。

       “应该是误会吧?”

       “不太像是误会,也不是第一次办了,怎么可能如此疏忽?”

       “的确不可能是误会,估计有人故意给他下马威呢。”

       “不管是不是误会,他也不该直接离开。”

       “这份荣誉代表什么,他不清楚?因小失大,真是冲动。”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自以为这么做很威风,在我看来,这就是他不成熟的标志。”

       这件事情很快传开了。

       这些人离开道协,事情就传开了。

       像是一阵狂风,毫无道理的就传开了。

       而这一传开,大家对陈阳的评价,无非就是冲动,死心眼。

       可是谈到道协的时候,却多了几分调笑。

       这样的荣誉,往日不知道多少人挤破头皮也幻想着能够得到。

       就算水分再大,可若是能够当选,也是一份资历。

       以后若是想去道场修行,也能有几分优势。

       然而,这个在他人看来是天大好事的事情,落在陈阳的面前,却是被他拒绝了。

       亲手将之推开了。

       也有人回过味儿来,这事情,陈阳拒绝看似冲动。

       可事实上,要说谁的损失更大,似乎还是道协。

       如今看似大家都是瞧不上陈阳的行为,可事实上,如此一来的话,大家也都是觉得,道协做事未免太过草率。

       而且,提前一天,真的是疏忽吗?

       恐怕九成九的人都知道具体是怎么一回事。

       名声这种东西,聚难散易。

       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一点好名声,很有可能,会因为一个陈阳,而出现断崖式的崩塌。

       老人就是一眼看出这其中可能造成的影响,才毫不犹豫就决定,直接去见陈阳。

       他是道协其中一位副会长,管的虽然不是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但这种时候没人站出来,他必须站出来。

       就像当初山里爆发乱事,其他真人大宗师毫不犹豫站出来一样。

       出了事情,总要有人站出来。

       或许别人不以为意,但他认为这非常重要。

       道协是整个道门的核心,代表的是所有道观的外在的形象。

       若道协出了问题,佛门,散修,仙门,会怎么看他们?

       只会在一旁幸灾乐祸。

       他必须要将这份形象挽回。

       他拿着证书和荣誉牌匾,第一时间来到姑苏城。

       “老李,你怎么来了?”

       金圆看着门外的老人,很诧异。

       老人名叫李镇山,他苦笑道:“来给玄阳赔礼道歉的。”

       金圆恍然,旋即皱眉:“这件事情,真是有人故意的?”

       李镇山道:“是不是故意我不清楚,事情发生了,就别去问缘由了,没意思。”

       “话是这么说,但你没和玄阳接触过,你可能不清楚他的性子,他在意的,就是这些细节。”

       “先陪我去见他吧。”

       “天不早了,先休息一晚吧,明天再去。”

       “就现在去,否则怎能体现我的诚意?”

       “哎,去吧。”

       金圆无奈。

       两人一同向着藏书镇前去。

       来到藏书镇,他们下车,直奔穹山。

       “那次大火,我没在现场,不过我看了视频。今虚师叔教了一位好徒弟啊。”

       李镇山望着银装素裹的穹山,感慨万千。

       “也只有今虚师叔这样的人,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弟子。”

       “若不是今虚师叔为人低调,如今的江南,绝对不会是现在这幅模样。”

       金圆笑着道:“说这些干什么,今虚师叔早就看透这些东西了。”

       李镇山道:“我就是不明白,今虚师叔为什么不肯广开门庭。他若是收个十七八个徒弟,江南也不会这么弱势。山里也不会每年总闹出这些动静。”

       金圆想了想,说道:“大概是没有时间吧,今虚师叔每年都去山里几个月,就算收了徒弟,能教多少?”

       “教出一个陈玄阳,已经够了。”

       李镇山点点头。

       一个陈玄阳,就抵得上一个道观一辈。

       他们踩着积雪,上了穹山,路上看见许多人在扫雪。

       略一询问,这些人竟都是藏书镇的居民,自发过来扫雪的。

       “山路不清出来,道长们下山也不方便。”

       “我们都退休了,平时也没什么事情,扫雪还能锻炼身体。”

       “道观的道长都是好人,心善,看病才收十块钱,药材都是成本价。”

       听着他们的话,李镇山若有所思的点着头。

       金圆笑道:“玄阳在道观经营上面很有一套的,而且呢,他不贪钱。”

       李镇山道:“我听说,陵山道观今年的善款,收了不少。”

       “是不少,十多个亿是有的。”

       金圆感慨不已:“你是不晓得,去年陵山道观到底有多火,佛门的寺院都被压下去了。”

       “他怎么想起来来上真观的?”

       “念同门情。”金圆道:“这孩子性子是冲动,上真观出事之前,他跟上真观的关系,说一句水火不容也不为过。但出了事情,第一个站出来的也是他。”

       “但他有时候呢,行事的确考虑的不够充分,和九霄宫的关系,到现在都没缓和呢。”

       李镇山道:“君子论迹不论心,论迹世上无完人。”

       金圆道:“说的是。”

       他们来到山上,见道观外面也是一群道士在扫雪。

       还有一条大蛇和大灰狼,还有一个穿着略大道服的小姑娘。

       “那是玄阳的两个弟子,元一,元行,原来是陵山的野兽,后来常在陵山道观听讲经文,竟是开了灵智,也是与我道门有缘。”

       “缘分不浅。”李镇山评价一句。

       “咦,金圆住持?”

       月林看见两人,放下铁锹,喊道:“金圆住持,您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