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将领”在理解《孙子兵法》之时总是会经常提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而且重点通常是在“不战”,而“屈兵”,孙子的愿意是不通过直接的交战,通过其他的方式尽可能的瓦解对手的抵抗意志,削弱对手的军事装备,减少对手的军事实力,此为“屈”。
在《战争论》中,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同样对此有着单独的章节去解释,比起孙子,克劳塞维茨则更加注重“屈”的结果,要求所有的战争策略都要为最终消灭敌人的抵抗实力而服务,这个思想在整个一战、二战期间都贯彻于德军的行动中。
宋彪的思想重点在于消灭对手,而非简单的“屈”,更非单纯的“不战”,不战实际上是为了战而服务,战争是永远无法避免的,这是人类的天xìng。
革命在这个时代被清晰的分割成光复革命和共和革命两种,孙逸仙说光复会的革命是汉族同胞的革命,而同盟会的革命是更进一步的追求民权、民生、mín zhǔ的真正革命。
虽然第二十镇内部的革命势力交错复杂,除了光复派、共和派之外,还有大量的立宪派成员,可如果有机会让这支部队暂时放下武器起义,共同对付清zhèng fǔ的北洋新军,宋彪也愿意付诸努力。
回到指挥所,宋彪就在参谋部主持了一个小的军事例会,让蒋政源和陈蔚去做宝瑛、潘矩楹、杨正坤的工作,光复会在第二十镇内部职务最高的是黄本璞、王孝缜。两个人都是标统,相当于营长,蒋政源和宝瑛是同学,陈蔚则是潘矩楹、杨正坤的同学,这帮人都是留rì士官生。
想要让第二十镇在明天就放弃抵抗,光靠劝说是不行的,还要有恐吓、断后和强攻的各种招法。晓之以理,说之以情,威之以武。再断其后,烧其粮。
东北革命军这边想了很多办法,先打一阵子的巨炮吓一吓。再发传单宣传各种大道理,夸大东北新军的实力,又派人去沟通,不行就来硬的,再不行就强攻。
这个时候,第二十镇的统制宝瑛和其他军官也急于联系东北革命军,宝瑛就想派潘矩楹到革命军做说客,他这边已经收到了載沣的电报,让他去和宋彪谈判,继续开出各种条件。甚至是邀请宋彪当摄政大臣,还要立藩封王。
潘矩楹不肯去,因为他觉得宋彪不会谈,他就劝宝瑛直接投降。
宝瑛就说,如果你想要投降。那就直接去投降吧,我继续留守在山海关,关在人在,关亡人亡。结果,潘矩楹就没有去投降,他和杨正坤、黄本璞等人商议之后。得知了东北革命军那边的消息,索xìng就联合杨正坤等人去绑架宝瑛起义,结果等他们再回去才发现宝瑛已经带着一队亲兵收拾一些细软金银跑了。
消息传到东北革命军这边之时,陈武正要夜袭响水峪。
宋彪这天晚上没有睡,凌晨三点多的时候还在指挥所里和参谋部整理作战部署,听到这个消息,宋彪是很高兴的,高兴之余,心里也琢磨以后要如何处理第二十镇。
这个镇和第二十一镇、第二十三混成协不同,里面的同盟会成员很多,处理不好的话,以后会有很多的后遗症。
第二天上午的大清早,宋彪短暂的睡了两个小时就被蒋方震喊醒,说是潘矩楹和杨正坤已经过来拜见他。
听到这话,宋彪翻身而起,和蒋方震问道:“张亚虎那边进驻山海关了吗?”
蒋方震道:“已经进驻了,正准备让第二十镇接受整编,暂驻滦州,后续改派他们南下进攻天津。”
让第二十镇参与进攻天津是一个临时的考虑,估计未必能打得赢,但可以阻止满清权贵们往天津逃跑,而东北革命军主力就能直接进攻京师,特别是蔡锷、孙树林的第一骑兵师可以直接插过去攻打保定。
宋彪从勤务兵那里接过毛巾,简单的擦洗一番,漱口之后就匆匆去会议室里接见潘矩楹和杨正坤,潘矩楹这个人比较有趣,你说他是革命党吧,他似乎也不太过激,后来跟过袁世凯,袁世凯死后一直在直系军阀,最后又给张作霖当过高等顾问,在此之后就不了了之了。
杨正坤则是同盟会的成员,和张绍曾是一起加入的同盟会。
两个很复杂的人。
宋彪到了会议室里,就见到两位年近三十的中青年军官坐在会议桌旁边,陪着他们坐在一起的是陈蔚,陈蔚是温州人,在光复会也属于很早的成员之一,此前一直是在浙江从事军事教育工作,后来到远东陆士担任教员,去年进入参谋二处担任二等参谋官。
见到宋彪进来,陈蔚立刻起身敬礼,潘矩楹和杨正坤稍微怔了一刻,随即也起身效仿陈蔚敬礼。
宋彪回礼之后,道:“都坐下吧。”
陈蔚坐下来,潘矩楹和杨正坤也微微有点犹豫的坐了下来。
宋彪在自己的总司令位置上一坐,看了潘矩楹和杨正坤一眼,这两人看起来都还是比较年轻的,应该说如果不是良弼的上台,他们现在估计也当不上协统,但众所周知,正是良弼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使用和提拔留rì士官生,结果导致新军大面积被这些具有革命意识的青年将领所掌控。
在袁世凯死后,这些青年渐渐从当年的热血青年变成了现实主义者,又逐渐被中国的第一批晚清军阀所淘汰和利用。
很可惜的一代人。
宋彪考虑了片刻,才和潘矩楹、杨正坤答谢道:“非常感谢你们能响应起义,东北革命军的起义是一场光复革命之起义。目标是推翻满清皇室,建立以汉族为主导的新国家,推行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所以,我们推翻满清只是革命的第一步,建立新政权,建立新宪法,推行责任内阁制。让能者治国,让贤者论政,此为革命的第二步。我们的第三步则是要中华民族人人富足。人人享有政治权利,人人普选总理,让人民治国。现在。我们还处于光复革命的第一步,还需要我们团结起来继续努力。”
潘矩楹当即称赞道:“总司令说的极好,我们都以您为总司令,还请您正式担任中华革命军的总司令,正其名,行光大之中华革命。”
陈蔚也道:“是啊,总座,现在不是谦虚推让的时候,如今只有您有实力推翻满清统治,中国不能群龙无首。您是真龙之首,自然应该称中华革命军的总司令,高举光复革命领导之旗帜,统领全国光复革命,统帅全国革命军同仁。”
宋彪想了想。和陈蔚吩咐道:“这个提议很好,参谋部这边要问一问各镇将领的意见,如果大家都没有异议,我们就全体改称中华革命军,东北革命军纳入中华革命军的第一军,江浙闽徽四省革命军划归第二军。湘鄂赣的部队纳入第三军,直隶地区属于第四军,鲁豫两省的革命部队属于第五军,晋陕甘宁的部队属于第六军,四川云贵编入第七军,两广编设第九军。”
陈蔚当即点头,道:“总座,我这就去给各部和各地起义部队发电,询问各部的意见!”
宋彪颔首,示意陈蔚可以立刻去办理。
等陈蔚离开之后,宋彪就和潘矩楹、杨正坤询问了宝瑛的下落,以及第二十镇内部的一些情况和军饷、枪支、弹药的储备问题,宝瑛早已逃之夭夭,乘了火车直接往天津逃亡,其他的问题倒还好。
第二十镇是良弼特别重视的一支武装,训练水平很一般,枪支弹药以德械为主,主要使用毛瑟Ge克虏伯速shè野炮在国内几乎没有后续补给可言。
宋彪见潘矩楹和杨正坤都很尴尬,可能想法也比较多,就安慰他们说道:“你们现在首先不能急,陈蔚是管这方面的工作,你们和他配合好,将本部的军需物资单据总表填写完,各种工作都交接好,让第二十镇和我们这边无缝对接。要做到什么标准呢,那就是你们部队一天要消耗多少物资,多少种类,我们参谋本部闭着眼睛都能猜出来,同时也基本可以保证供应,你们这个时候就可以上阵了。我们有句古话叫做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一点还是很重要的,其他包括你们的无线电设备,通信设备,联络方式,都要和我们对接,我们还要从沈阳抽调新的参谋官过来协助你们工作,就算一切都抓得很快,那基本也要五六天的时间。磨刀不耽误砍柴功,不要急,真要上场的时候,你们将仗打漂亮点,那就是最好的革命。”
潘矩楹这才答道:“总司令说的极是,我和正坤都是真的受教了。”
宋彪这就起身和潘矩楹、杨正坤握手,告别道:“那你们就先去找陈蔚,在参谋部这边将工作做好,包括人员有多少,军饷的开支是多少,我们暂时还是要你们那边的情况来,不足我们的部分呢,我们则给一定的补贴,其他的事情就不多说了,我这到现在还没吃早饭。这个革命时期,我也来不及请你们吃顿饭,以后有机会,我一定给你们补上……这样吧,你们既然来了,那我就让勤务员多下一点面条,加上肉丝,咱们吃他一锅肉丝面,就算是恭贺你们参加革命!”
潘矩楹和杨正坤又很高兴了,只要宋彪不将他们当外人,那真是什么都好谈。
正如宋彪所言。攻打曹锟第三镇的准备已经是一切就绪,蔡锷和孙树林清晨时分就率领第一骑兵师的两个骑兵团突击行军,下午三点之前就插入卑家店布防,将北洋军第三镇的第五协和第六协切割开,而张亚虎的第二步兵师则是通过铁路快速包括第六协的东侧,和蔡锷东、西、北三面夹击,力图在两天内歼灭该协。蔡锷的一个团同时还要承担阻止第五协救援的任务。
在拿下山海关之后,整个东北新军的运转随即加快,全军大量向永平府调动。陈武、刘赓云直接率军穿过响水峪,提前进入永平县,张亚虎、张鸿逵的第二步兵师则以主力部队前往滦州。赵庭柱、傅良佐的第一步兵师和单启鹏的第二炮兵旅同样调入永平县,段兰芳统管的锦州巡防军总队则负责接管整个山海关防线,以及和旧军的零星交战。
旧军主要都是八旗营、湘淮军、各路地方旧兵,他们是吃满清军饷,任用的武官也都是旧式出身,不太可能轻易的参加所谓的革命,而且很分散,小规模的战斗还是有的。
蒋雁行的第五步兵师、吴禄贞第五骑兵旅和许葆英的第一炮兵旅已经调至锦州, 此时留在关内的就是张孝淮的第四步兵师、吴元泽的第六步兵师、黄瓒的第三骑兵师、张树元的第三炮兵旅、陈荆的第六骑兵旅和杨铁生的东三省巡防军。
东北新军6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3个骑兵旅、3个炮兵旅,总计26.3万人。此时已经有十万余人越过了山海关,分兵两路向滦州跃进,而第二骑兵师和第四骑兵旅则绕过草原,将在三天后突袭张家口。
一周之后,加上接近两万人的锦州巡防军和六千人的阜州巡防军。东北新军接近20万的兵力杀入关内,再加上关内的各路革命军,清zhèng fǔ还拿什么来抵挡?
战争的车轮正在不断向前翻滚。
蔡锷、孙树林的第一骑兵师在1910年7月23rì下午4点抵达卑家店,闪电一般将北洋军第三镇切割成两半,这个时候的曹锟还完全不知道,他的本部是在开平县。和卢永祥的第五协驻扎在一起,陈文运的第六协已经被包围了。
曹锟此时已经知道第二十镇起义了,他对此也是早有预料,从开滦到山海关好歹也有75公里的路程,就算是走铁路,那也是陈文运那边先被攻打。
此时的曹锟没有想到东北军的骑兵早已杀至,他正在犹豫到底是革命呢,还是不革命,要举起革命的话,他似乎和革命党也没有任何来往,往年太平天国也很厉害,全国都闹,最后还不是被清zhèng fǔ给压垮咯。
所以,他也是很犹豫的。
正所谓不怕神级的对手,就怕神级的队友。
到了这天的傍晚,他才终于知道蔡锷的骑兵部队已经杀至卑家店,正在构建大规模的工事,而陈文运的第六协也已经被攻打了。
曹锟二话不说,和宝瑛、卢永祥一起带着部队仓惶撤退,能够运的东西和部队就急忙乘铁路南下天津,来不及运的都仍在营部不要了。
陈文运倒是很彪悍,他在前面大挖沟壕要和张亚虎决战,又派人通知曹锟赶快救他,曹锟当时是让陈文运坚持两天,他立刻就来,结果当天夜里跑了。
陈文运死拼了一个傍晚加第二天的上午,死伤很惨,连续丢了四个阵地,这才知道曹锟已经跑了,他也二话不说就宣布起义了。
宋彪这天中午就收到了如此混蛋的一份前线报告。
此前的宋彪还不知道曹锟和陈文运一跑一降,正在和蒋方震、马尔托斯等人在参谋部里讨论后续的作战,讨论的焦点是要将决战地点设置在哪里,主动出击,以快制胜,而是诱敌前来打一场大规模阵地战。
蒋政源匆匆将电报送来,宋彪打开一看,知道张亚虎和蔡锷已经大获全胜之后,心里的悲凉要远多于高兴,他不由得想要感叹,如果没有东北军,光靠这些人怎么保卫国家?
一枪未开就跑了?
这是东北新军和北洋军的第一次正式交手,而曹锟身为第三镇的统制选择了临阵脱逃。
宋彪已经无话可说。
他将手中的电报传给将蒋方震和其他的参谋军官,道:“我看我们还是要主动出击,以快制胜,如果我们要等他们过来打阵地战,恐怕要等几年之久。”
蒋方震看完电报之后也是一声感叹,谁都没有想到北洋军的第三镇居然这么快就直接逃窜了。
稍加思量,蒋方震和宋彪说道:“总座,我们现在可以直接拿下整个滦州,以滦州为中心,让全军南下,速胜速决,可以将第三骑兵师直接调下来,以快打慢,两个骑兵师加一个骑兵旅快速包围切割对手,步兵则沿着铁路向前推荐,横扫关内北方地区。只要我们速胜的极快,rì军就算想要干涉都来不及。”
顿了顿,蒋方震道:“关键在于北洋军恐怕也无心和我们对打,速胜的越快,后面的抵抗越小。”
宋彪考虑了一段时间,他倒觉得北洋军迟早还是会抵抗的,只是在第三镇和第四镇几乎不能发挥战力的情况下,第五镇就远在济南,光靠北洋军的第一镇、第二镇、第六镇和禁卫军想同东北新军一决胜负,这实在是不太可能。
对方是四个步兵师,他是四个步兵师加一个骑兵师、一个骑兵旅、两个炮兵旅。
想了想,宋彪还是摆了摆手,道:“如果外蒙有事,光靠临时新编的一个骑兵旅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第三骑兵师不能动,黄瓒也还是很可靠的。此外,沈阳的俄军大体不会动,可要动起来也是很头疼的。”
他这话说出来,蒋方震自然心里明白。
黄瓒是光复会的骨干成员之一,他和杨铁生在沈阳城里守着,一个骑兵师加上一个巡防军,还有张孝淮、吴元泽的两个步兵师,他们就同时还起着监视俄军的作用,又和俄军一起震慑rì军。
这里面的关系非常复杂,轻易是不能动的。
既然宋彪这么说了,蒋方震也就不再劝下去,反正以目前的部队数量,再考虑北洋军的战斗意志,那真是足够歼灭北洋军了。
蒋方震现在的一个担心就是各省新军都在起义,硬骨头却在他们这边,等他们东北新军将北洋军击溃之后,各省新军都画占了自己的地盘,大家又都是革命党,清理起来就真的很难了。
所以要速胜,尽快占领整个北方。(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女频言情推荐阅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