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了扬弃,林行知不由地回想起扬静姝的留言,下意识将手机掏了出来。

       “没电了么。”

       林行知回到楼上,将手机插上冲了一会儿电。

       开机之后,确实有七个未接来电和三条新短信。

       不过,其中一条短信吸引了林行知的注意。

       这是自己控制的集群通信系统发来的短信提醒。

       这种通过集群通信系统加密发送的短信,都是林行知手动提升过权限的。

       “源润医疗那边回信了么。”林行知皱了皱眉,当即把电脑打开。

       打开邮件,林行知一边看着,一边眉头紧皱。

       源润医疗的总经理同意了林行知的交易,但开出的价格不高。

       与之前自家产品出问题的态度截然不同,隐约给人一种有恃无恐的感觉。

       片刻,林行知就看完了整封邮件。

       源润医疗确实是有恃无恐,甚至满不在乎地说出了自家胶囊生产自何处。

       林行知并不了解这家明胶生产企业,也不知道这家企业的生产能力究竟如何。

       不过,源润医疗的态度隐约透露了什么。

       “算了。”

       林行知摇了摇头,将源润医疗的态度和自己的猜测,一五一十地转告了龙宇翔。

       调整了片刻,林行知没有再去思考那些有的没的,他已经在设计实验流程了。

       第一步,建立不同生理状态的代谢模型,进行对照分析。

       林行知暂定了四种不同的生理状态。

       一、基础代谢的生理状态。

       二、大脑超负荷运转的生理状态。

       三、运动过程中的生理状态。

       四、进食过程中的生理状态。

       不过,现在有着现成的食物,林行知打算暂缓第一个代谢模型,先开展后续三个代谢模型。

       “先通过浮点运算,让大脑处于负荷状态,然后每隔一分钟采集35ml血样,先定六组吧。”

       林行知稍作思索,便开始准备实验必要的试剂与药品。

       为了防止负荷状态导致急性低血糖等临床表现,林行知还事先在口中放了几块硬糖。

       总的来说,小命远比实验结果要来得重要。

       忙活了一个多小时,经过再三确认,林行知几乎排除了大部分潜在风险。

       “开始吧。”

       说着,林行知打开了摄像头和录音机,同时按下了钟表的计时按钮。

       沉下心,林行知脑海中开始构建符合IEEE754的算法模型。

       IEEE754又称二进制浮点数算术标准,是大多数处理器测试浮点运算能力的标准。

       虽说,林行知完全不清楚自己的大脑为何能进行浮点运算,这甚至违背了神经科学。

       然而,但凡现实中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逻辑。

       只是,发生在林行知身上的现象,暂时还没有找到解释这种逻辑的原因。

       “不知道我这种能力与处理器相比,有多大的差异。”

       脑海中闪过这丝杂念,下一刻林行知就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多了些许自然。

       不仅如此,双眼中的现实画面也开始变得有些不同......

       直到那莫名的饥饿再一次浮现。

       林行知的反应极为迅速,回过神来的第一时间就准备好了采血管和静脉采血针。

       自我采血的过程还算顺利,借助台灯的光线找到合适的皮下静脉,果断将针往里推。

       静脉的触感与肌肤是有细微不同的,前者是带有一点儿弹性的。

       不一会,采血针便已经回了血。

       将近二十分钟过去,林行知收集了6组血液。

       随着血液采集结束,林行知果断将口中的硬糖嚼碎。

       饥饿感没有缓解多少,但林行知没有选择进食,稍作调整便打算收集运动状态中的血样。

       庆幸的是,随着运动的开始,林行知的饥饿开始逐渐消失。

       不过,当运动持续了半个钟头后,林行知的饥饿感又开始浮现。

       两者之间,并没有感官上的差异,似乎都是肚子饿了。

       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深夜三点,林行知已经将所有样本进行了分离,将分离得到血清分装并用液氮将其速冻,最后置于-70℃保存待测。

       当然了,林行知想要独自完成代谢网络图谱模型,并没有这么简单。

       代谢网络模型中,有的代谢物可以通过仪器以及昂贵的生化试剂,直接测得并计算通量。

       然而,有的代谢物却无法直接从血清中测定。

       不过,对于这些不可直接测定的代谢物,可以通过代谢工程中的代谢通量分析进行间接的推导。

       也就是通过对胞内代谢物中的所有中间代谢物做拟稳态假设,提供约束性线性方程并求解,便可以将不可测的代谢物变量通过可测的代谢物线性表示出来。

       直到得到所有代谢物的代谢水平。

       代谢物浓度的测定方法采用酶法进行,这就需要老伙伴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了。

       ......

       (忽略紫外分光光度计酶活性测定的实验流程)

       (忽略考马斯亮蓝法进行蛋白质的含量测定)

       ......

       第二天清晨,林行知才分析完一部分血清样品。

       看了看时间,林行知吃了一些食物,便躺回床上休息。

       虽然,林行知的实验并不是在研究普适性理论,可以个性化忽略一些微末细节,比如熬夜对生理代谢造成的影响。

       但这并不代表,林行知可以一口气将整个实验做完。

       基础代谢的生理状态模型,至少需要林行知处于正常的苏醒状态,而不是熬夜过后的疲劳状态。

       直至下午三点,林行知才被闹钟唤醒。

       为了确保正常的基础代谢,林行知破天荒地睡足了九个小时。

       苏醒后,林行知醒了醒神,抄起早已摆放好的采血针对着手臂戳去。

       这一次,林行知连止血带都没有绑,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了。

       采集好血样,林行知再一次投入了实验之中。

       实验过程,可以说是比较枯燥的,也就比流水线工作多了那么一点儿门槛。

       不过,林行知超强的控制能力,能让他时刻保持着较高的兴致,全程没有感觉到丝毫枯燥。

       甚至还能有意识地加强自己对实验结果的期望,然后越来越上头...

       花了将近三个小时,林行知才将基础代谢的生理状态模型完善。

       就在林行知准备将实验得到的四种生理状态模型,重构“人体代谢网络图谱”时,脑海中却突然冒出了一个新奇的想法。

       自己似乎可以不用借助计算机,大可将得到的模型数据统统塞进大脑之中,然后尝试能否通过大脑特殊的计算能力,得出一些结论。

       如果能出现“涌现”现象,绝对能得到更全面的答案。

       较比计算机分析需要对代谢网络进行筛选(代谢库受限),大脑超强的并行计算能力,则没有这种限制。

       至于记忆力,这一点林行知还是有足够的自信。

       想到这儿,林行知也是说干就干。

       不过,没有优化筛选的代谢网络是极其复杂的,为了防止大脑过载而出现不测,林行知准备通过静脉输葡萄糖溶液来维持能量的供应。

       不仅如此,林行知还特意给自己打了一针胰高血糖素。

       “不知道会不会有超频的感觉。”

       林行知深吸一口气,很快就陷入沉浸状态。

       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

       四个生理状态的模型逐渐在脑海中完善。

       熟悉的感觉,再一次袭来!

       片刻后,林行知的感官再一次被屏蔽,像是跌入了一个无比漆黑的世界,失去了对外界所有事物的感知。

       甚至,失去了对自己身体的感知。

       下一秒,一张巨大的神经网络拥挤在视觉感官内。

       神经网络开始闪烁,逐渐愈演愈烈。

       不过,这一次与之前短暂的沸腾并不相同。

       多支状胶状物的数量异常之多,通过流体运载的形式源源不断地冲进网络巨图,并随之分解消失。

       然而,多支状的胶状物也架不住网络巨图无止境的索取。

       可就在这时,网络巨图的分辨率突然扩大,许多细小的微末网状物中,开始闪烁着诡异的红色光点。

       红色光点如同急行的援军,暂时缓解了网络巨图的贪念。

       可惜,好景不长,网络巨图的贪婪完全没有尽头。

       伴随着能量供应的不足,神经网络图随即陷入了迟缓,慢慢回到正常的静息状态。

       与此同时,林行知也开始逐渐恢复对外界的感知,以及身体的控制。

       刚醒过来的林行知正准备看一眼时间,忽然闻到了一股微弱的臭味。

       “靠,失禁了!”

       林行知黑着脸解开睡裤,直奔厕所。

       “这该死的能力竟有这种奇怪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