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自配送无人机会不会抢外卖小哥饭碗的问题,

       陈轩发布长文道:“星汉的外卖员,以后用机器代人工,全部都会上五休二,还有一个月带薪休假。

       这就意味着要多招人,此外,在外卖配送上节约的人工我们会用在餐饮上,在第九菜系旗下的所有公司都会推行上五休二和一个月带薪年假,以此来多招人,吸纳外卖骑手就业。

       若条件允许,星汉旗下的工厂也将实行上五休二,和一个月带薪年假,目的还是吸纳就业。

       我在此承诺,只要条件允许,星汉旗下所有公司都可以推行一年一个月到两个月的带薪年假,从而多招人,所以请大家放心。

       而且大家也知道,工人失业没有工资的话,就会没钱来消费,商家的产品自然也会卖不出去,所以为了防止滞销,商家也必须得给这些工人提供工作不是?”

       大量的网友看到这一回应以后,舆论风向开始转向。

       “讲道理,机器代人工之后,确实会有多余的人工,多余的人工国家肯定要安排就业,也就是说上五休二是趋势。”

       “真的能在工厂实行上五休二吗?我就是嫌工厂太累了,呆不下去才不想干的,要是工厂能实心上五休二还有带薪年假,我觉得我可以在我们厂呆一辈子。”

       “天呐!这是真的吗?如果真的能实行上五休二和带薪年假,那我们就可以像国外一样,享受工作和生活,而不是被工作折磨。”

       “听说星汉在测试的是碳石墨烯电池,讲道理核聚变是不是要来了?”

       “我早就想过未来会实现机器代人工,核聚变不缺能源,所有的人都可以从一出生玩游戏、刷剧到死……”,下面有人回复他,“你想得美。”

       当然也有一群喷子慕名而来。

       “谁要干服务员受鸟气,我们就是不想受气才来做相对自由的骑手的!”

       “骑手的失业关餐饮服务有什么关系,我不管反正我打死不做服务生。”

       ……

       陈轩不得不回应:“1,以后星汉还会布局其它产业,只要你们感兴趣的,都可以在星汉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另外星汉的外卖骑手服装之所以使用黄色,是因为这种颜色最有辨识度,使用其它任何颜色的服装都不足以击败美团,因为看起来就像杂牌军。

       黄色和蓝色可以说已经成为外卖骑手制服的标准颜色,就像所有医生都穿白大褂一样,以后所有的外卖员,都会穿黄色或蓝色的制服。”

       这一点有不少网友本就意识到了,陈轩一解释,基本就没有网友再纠结这个。

       他们转而研究起了,星汉公司到底能否提供那么多岗位,这个问题。

       不管怎么样,星汉公司愿意承诺在一些岗位实现机械化生产之后就推行上五休二和带薪年假,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利好。

       与此同时在知乎论坛和贴吧也发起了相关讨论:“你觉得,星汉使用机器代人工后,所造成的失业,和星汉上五休二提供的岗位相比,是多还是少?”

       有不少网友悲观的评论:“做公司不是做慈善,如果星汉真的实行上五休二,和一个月带薪年假,恐怕无法与其它公司竞争。”

       有不少懂历史的网友,也评论道:“是啊,当年英国是用600万童工的血泪从法国手里抢下了工业革命的果实,华国也是依靠人口红利加三班倒一个月一天休息的“勤奋”,深深抢下的世界工厂的。

       真的,和美国相比,我们无论是创新能力,还是公司管理,都不足,我们唯一所拥有的优势,也只有勤奋。

       而美国因为工会罢工,要求的福利过于过份等原因,导致制造业流失,制造厂商都把工厂移到了华国,而美国的五大湖工业区,形成了大量制造业衰落的“铁锈地带”,去年就是这群铁锈地带的选民改投共和党,才导致特没谱上台的。”

       “为什么只有勤奋,因为华国的老板只需要苦力,不需要智力。”

       “星汉如果说实行上五休二和一个月带薪年假,那么这些成本必定转嫁到产品价格上,那么即使实现了机器代人工,星汉的产品依旧会比其它公司贵,这就导致星汉的产品没有竞争力。”

       “不管怎么样,这个老板的心是好的,但上五休二和带薪年假还很遥远,东南亚还有一大票穷国等着产业转移呢。”

       绝大多数理性的人,都对此评论认为不太可能,很有可能只是星汉开的空头支票,到时候暗地里实际上也是996,不然怎么跟其他公司竞争。

       理性的网友都认为,这个世界上有钱的公司才能活下来,没钱光有梦想的公司迟早玩完。

       不过即使认为这不太可能,但还是有大量的网友拍手叫好,因为天下苦007久矣,996对于现在的很多工厂员工来说,都是福报。

       在一片不太看好觉得是空头支票,但对此表示鼓励的网友评论后,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星汉公司创始人陈轩接下来的一番言论,直接吸粉十万,不但彻底改变了舆论风向,还使得陈轩正式的入驻互联网行业。

       抓住这波机会,自己说不定就具备了成就巨头的条件。

       对于一个知名企业家来说,知名度是十分重要的,当年马云还籍籍无名的时候,他就一直让人在“读者”上面发文章,那年头普通人都没有手机,在学校上课无聊时的读物就是读者文摘。

       马云前期就是依靠这东西提升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