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子昂真的很厉害,说教就教。

       明明就算是他自己,刚把短弓拿上手的时候,也还是十分的生疏,但是只用了不到两刻钟时间,就已经十分熟练,并且还射中了靶心!

       那是二娘特意用稻草编的箭靶,一圈圈好像年轮一样,挂在前院的院墙上。

       魏子昂用了半天的时间,专门教小米射箭的正确姿势,然后小米就可以自己练习准头了。

       对于魏子昂自个儿摸索几下就会的本事,大家一致觉得,估计就是他失忆之前,本来就接触过这些。

       只是还有一点让人好奇的就是,魏子昂失忆被小米捡回来的时候,也就五六岁呢,难道五六岁就学了那么多东西了?

       可惜,这问题魏子昂也没法回答。

       腊月初,刘伯刘泽准备回县城了,这次他们没有带腊肉,而是真的如之前所说,找牛车拉了两头大肥猪。

       除此之外,还按照以前一样,拉了两车粮食蔬菜。

       白菜萝卜莴笋南瓜冬瓜等,这些冬天可以保存一段时间的蔬菜,

       甚至还有两三百斤红薯。

       刘泽一个人自然吃不了这么多,所以实际上,

       也是给刘泽爹娘送的。

       除了这些,

       二娘还抓了几只鸡鸭鹅兔子,

       一筐子鸡蛋。

       刘泽家到底多少人,姜家也不清楚,

       虽然刘泽刘伯在姜家住了好些年,但是对于他们家里人,还真是一次都没见过。

       不过偶尔倒也听说过,

       刘泽还有一个比他小五岁的妹妹,然后今年刘泽的娘亲,又给他生了一个弟弟,还特意给姜家送了红鸡蛋呢。

       所以姜虎觉,虽然两家人还没见过面,

       但互相关系应该还算不错的。

       这次带上的粮食,

       照例给了钱,

       姜虎完全没有拒绝的机会。

       刘伯他们走后,

       姜家一下子就少了四个人,瞬间感觉清冷了不少。

       好在天气太冷,镇上夫子也给学生放了假,姜裕和魏子昂也不用去上学了,两人每天在家背书做功课,时不时的还要教姜威,

       倒是也热闹了不少。

       这一个月来,小米射箭的准头也进步了很多,不说正中靶心,但也差不多了。

       不过她的力道还是有点小,

       虽然能够击中箭靶,

       但是经常会因为力道不够,从而直接掉下去。

       看来除了练习准头,

       还要练一练力道才行,

       不过她现在还小,身体都还没张开呢,

       也不敢乱来,只能想点别的办法。

       于是乎,就在家家户户都准备杀猪做腊肉的时候,就看到村里多了一个小孩,

       只要不下雨,不管多冷,

       每天早上按时在村里跑步。

       从姜家跑到村子里,再跑回去,如此每天三个来回,累到腿软都要坚持。

       第一天只有小米一个人跑,第二天开始,魏子昂就跟着一起跑了,姜裕也跟着跑了两天,但是第三天就坚持不下去了。

       反倒是小米和魏子昂两人,除了刚开始那几天真的很累,之后就成了习惯,一直跑到大年三十,这才终于停下。

       这是姜家在福安村过的第七个年头,再等二十来天,就是小米和姜威七岁的生辰了。

       到时候,姜威也要去镇上上学了。

       对于学习,姜威没有姜裕和魏子昂那么认真,但是谁让他有几个好哥哥呢,这几年没少教他,所以这方面,姜虎倒是不担心。

       然而,让大家有些意外的是,大年初八,年还没过完,刘家做生意的管事居然来姜家了。

       “接姜裕去县里?”姜虎惊讶出声,随即连忙追问:“怎么这时候去县里,刘伯他们不回来了吗?”

       管事从怀里拿出一封信来:“是的,

       学院月底就开始上学了,老爷说让姜公子先过去熟悉熟悉。”

       信是刘伯和刘泽写的,

       姜虎认得两人的字迹。

       仔细看完,确实说的这件事,

       还说刘泽的爹娘,

       给刘泽亲了一个夫子,

       让姜裕一起过去学习,今年年中,差不多也可以考童生了。

       等信看完,姜虎也冷静下来了,这事儿去年刘伯就给他们说过,倒是并不觉得惊讶。

       “管事先坐会儿,我去叫他收拾东西。”

       虽然之前就说过这事儿,但是没想到这么快,加上年前刘伯走之前,也没叮嘱过,就以为还要等一两个月,所以什么都还没收拾。

       “不着急,先让姜公子收拾,在下还有有些事情,想要跟姜老爷商量商量。”

       姜老爷什么的,叫得姜虎有一瞬间的不自然。

       这刘家的管事,因为姜虎跟刘伯犹如忘年交,所以对姜家也是恭敬有加,一直把姜虎唤作‘姜老爷’。

       这对从出生就是泥腿子的姜虎来说,那真是特别的不适应,偏偏给管事提了几次,他也没有改口的意思,只好作罢。

       姜裕和二娘他们还在老屋那边喂鸡喂猪,等姜虎跟他们说了之后,这才连忙回来收拾东西。

       趁着母子俩收拾行李的时候,刘管事又跟姜虎商量了一些别的事情。

       期间小雪给他们送茶的时候,也是姜虎从门口端了进去,然后就让小雪先离开,并没有让小雪细听。

       从去年有打算想要学射箭开始,小米就一直在家呆着,今天终于忍不住了。

       联系了这么久,自我感觉也算是小有成就,所以一大早,小米和魏子昂就领着小黑上山了。

       等他们回来的时候,姜裕人都已经走了,甚至都没有给他们送别的时间。

       “怎么这么快啊,说走就走了。”

       小米垮下脸,早上上山的时候,大哥还说下午要背新的课文呢,怎么等她从山上回来,下次见面,就要等下一个过年了。

       姜虎揉揉小米的脑袋:“没事,大哥是去县里读书的,再等一两年,我们就都能过去了,到时候小米随时都能见到大哥。”

       小米瞬间眼睛锃亮:“真的吗?我们要搬家了?”

       姜虎点点头,又摇摇头:“没那么快,你刘爷爷让人传话,最快也要一年以后。”

       小米顿时忘记了之前伤心,整个人都高兴起来:“太好了,我还没见过县城长什么样子呢。”

       最主要的是,离开福安村,他们家才能更进一步。

       哪怕不为官不为商,只是种庄稼呢,距离县城近了,他们也能多找一些干活的人,多种一些地,养一些鸡鸭啊。

       这么一想,大哥离开的事儿,好像也不是那么伤心了嘛。

       姜虎摸摸小米的头:“放心吧,肯定会去的,不过小米,这件事不能告诉其他人,谁也不能说。”

       小米不解:“为什么啊爹爹?家里人也不能说吗?”

       那为什么会告诉她?

       再看看周围,娘亲和二姐姐做饭去了,魏子昂在房间里收拾东西,姜威也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院里就他们父女俩人。

       “你娘亲知道,其他人就暂时不要说了,免得不小心说漏嘴,让村里人知道了。”

       虽然小米年纪小,但事实上,却是家里最懂事的,就连姜裕和小雪都比不上,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让家里人操心过。

       “不让村里人知道?”小米茫然了一瞬,没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

       姜虎摸摸小米的脑袋:“小米,你毕竟是大家心目中的小福星,你要是离开福安村,村里人肯定会阻止的。”

       小米:“……”

       这话说得,好像她不是姜家的孩子,而是福安村的公共财物一样。

       但是转念一想,突然又明白了,爹爹既然这样说了,那肯定也是有自己考量的。

       而且,仔细想想,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她这几年一直在福安村,几乎都没离开过,因为粮食蔬菜长得好,福安村跟周围村子的贫富差距,那也是渐渐拉开了。

       即便这几年,大家并没有时常提起‘小福星’三个字了,但从平时的言行举止来看,小福星的‘地位’依旧稳固不变。

       这时候要是‘小福星’离开福安村,区别的地方定居,将福气带到别的地方,村里人保不齐就会有别的想法。

       这么一想,小米就明白了。

       难怪之前爹娘和刘伯在书房商量之后,一点口风都不露,感情是为了不让他们在外面乱说话,免得说漏嘴了啊。

       想到这里,小米连忙拍着小胸脯保证:“放心吧爹爹,我知道了!”

       “知道什么了?你们也洗洗手,马上可以吃饭了。”二娘从后厨那边过来,莫名其妙的看着父女俩。

       小米嘿嘿笑了几声:“娘,我去叫小哥哥和小威。”

       说完转身就跑,姜虎摇摇头,刚才还伤心着呢,这么快就好了,果然是小孩子。

       说着就走向二娘:“二娘,刘管事说再等几天,有几个人要来家里,是刘伯帮我们买的长工。”

       二娘有些不自在的在围裙上擦擦手:“我们家还要什么长工啊,也太奇怪了,村里人知道了,怕是要说闲话。”

       姜虎:“家里庄稼多了,只咱们两个人可干不完,要是有几个长工,确实方便得多,我们先把地方收拾出来吧。”

       长工是刘伯专门在成县那边买的,之前就跟姜虎商量过,特意买的干活的好手。

       除了长工之外,还要找一个在姜家离开福安村之后,可以继续把姜家的庄稼种上的人。

       毕竟,就算他们搬家了,福安村这边这么多土地,也不能就这样荒废了啊。

       至于小米离开之后,地里的庄稼会不会有什么变化,就没人多想了。

       即便有,但是现在家家户户的庄稼,产量都很高,再不济也比以前好很多了,不是吗?

       小米在心里瞎琢磨着,倒是很快就不在意这些事情了。

       她每天也是忙得不行呢,虽然没多久长工就到了,可那也只是地里活计可以帮忙了。

       但小米自己也还有很多事情,比如小孔雀,她不可能交给别人去养,每天都要去看看,给它们喂点灵泉水。

       还有鸡鸭鹅猪等,也是要抽空喂的,灵泉水什么的,小米可从来没缺过。

       所以就算家里干活的人多了,小米该忙的还是那样忙。

       姜裕的离开,除了最开始让大家不习惯,后来每个月按时送一封信回来,也就让大家不那么担心了。

       按照姜裕信里说的,他没有住在刘家,而是住在学院里,但是每天晚上,刘家都会派人把他接回府中,吃了饭可以留在刘府,也可以回学院。

       刘泽跟他在一个学院,但是因为身体原因,刘泽不能吃学院的饭菜,所以一直都是住在家里的。

       总的来说,学院的人都知道,姜裕是刘家的亲戚,跟刘家关系好着呢,所以也不会被欺负什么的。

       而刘家对姜裕这般照顾,当然也少不了姜家每隔几日,给县城刘家送的菜。

       福安村距离县城实在是太远了,马车也要七八天,不管用什么办法,普通的蔬菜也保存不了这么久。

       不过,多少也有一些比较方便储存的蔬菜,比如各种豆子可以发豆芽,萝卜白菜放半个月没问题。

       甚至,姜虎编了几个矮点的竹筐,装上土,撒上青菜种子,等长出来了,快要成熟的时候,再用牛车拉到成县。

       可以说,刘家专门派遣了几个人,不停地往返成县和福安村,运送刘泽要吃的菜。

       不得不说,这人力物力,还真是不可小觑,而这,还没有在姜家吃得好呢。

       难怪之前刘伯十两银子一个月,也是眼都不眨。

       为了能让刘泽吃饭,刘家果然是花了大价钱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小米接到大哥的信,知道大哥再成县也过的很好之后,就彻底不担心他了,开始琢磨自己的事情。

       这天气渐渐热了起来,万物复苏,山上的小动物们,也纷纷跑出来了,于是,小米那打猎的心思,也终于再次冒了出来。

       山里还隐藏着不少其他村子,人口不算特别密集,但也不少,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大型猛兽出没的动静。

       由此可见,这山上,至少附近这一片森林,是没有猛兽的,这彻底挑起了小米想要更进一步的冲动。

       现在嘛,就只差一个合适的机会了。

       找一个适合的,可以上山去时机,最好不要其他人跟着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