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确实是国际**精神。

       柳德米拉深深的被胡文海所感动了,虽然表面上他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家,但骨子里这个人绝对是一个崇高的**者!

       虽然没有背叛阶级之阶级,但可以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毫无疑问,胡文海从一开始就是资本主义的叛徒,但却是苏联的英雄!

       柳德米拉心下想了想,这个方案对苏联并没有一丁点的害处。想反,过几年等苏联的局势稳定了,自己带着科研队伍回来,科研进度不仅没有耽误还会有所进展。

       中国得到的不过是一些资料,但最宝贵的科研人员却始终是苏联掌握的。只要人还在,这些技术超越中国还不是轻而易举吗?

       啊,这么想着要坑害伟大的无产阶级同志,柳德米拉内心对自己深深的不齿。但是这就是国际政治的黑暗啊,没有办法的事情。

       反正中国人也不会太过吃亏,花了钱,至少不还得到了一些相对先进的技术吗?

       不过柳德米拉心里有种错觉,仿佛胡文海对自己、对pvd技术的看重,甚至在自己的父亲马斯柳科夫之上?

       他晃了晃脑袋,心下讥笑自己真是个自大狂,这怎么可能?

       被胡文海灌了一肚子去中国的好处之后,柳德米拉总算是记起来自己自己原本的目的,连连摆手说道。

       “亲爱的达瓦里希,请给我一些时间思考这些问题。究竟要去哪里,我自己不能立刻就拿出主意来。”

       “这是当然的,这样,这本资料你可以拿回去,给您的妻子玛利亚和马斯柳科夫总理看一看,我希望能够有幸在中国招待您和您的家庭。”

       “我会尽力说服玛利亚的。”柳德米拉点头,依依不舍的再看了一眼文件薄里那些精美的照片,然后用强大的意志力结束了这个话题。

       “我今天来,主要的目的是另外一件事。”柳德米拉说道:“苏联这两年的财政状况不太好,我就照实说了吧,应该是相当不好。”

       “我的父亲作为副总理和计划委员会主席,为此已经是殚精竭虑,但仍然有一笔巨大的款项无法筹集。新科集团和胡文海同志,你们的手中掌握有巨大的财富,我们苏联希望能够得到你的帮助。”

       “亲爱的柳德米拉达瓦里希,请相信我!”

       胡文海瞪着眼睛、拍着胸口,无比认真的说道:“您看看我,看我的手、看我的眼睛,看看我喜欢听的歌、平日里看的书,看看我从小就学习的知识!”

       “我是什么人呢?我的爷爷,是一位打过日本鬼子的**革命战士!我的父亲,是为解放军生产武器的军工厂的厂长。我呢?我从小学习的教室里,墙上挂着马克思、恩科斯和列宁、太祖的照片,我们的政治课课本上教育的是什么是阶级斗争。您觉得这样的我,对苏联会没有一点感情吗?当年苏联援助了中国一整套工业化体系,如今我怎么可能拒绝苏联的请求?”

       柳德米拉看着胡文海的眼睛,不由的浑身上下一种巨大的感动油然而生。

       说的没错,不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胡文海都应该是一位**的坚定战士!他对苏联的爱,甚至比很多苏联人还要充足。

       想想看,neart的办公楼。

       ……

       新科集团有意向苏联提供财政援助,这个消息被马斯柳科夫给压下来了。他知道,如果把这个消息拿到部长会议上去,那这个好事儿基本上就没有他什么事情了。

       下面的干部们要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需要有上面的靠山。那么政治生态链上那些顶层食肉动物们,又哪来的靠山呢?

       伟大的总书记同志的靠山是谁?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的靠山是谁?总理帕夫洛夫的靠山是谁?克留奇科夫的靠山又是谁呢?

       没有人能当他们的靠山,当职务上升到这个层次,决定他们权力的因素就变成了各自所代表的基本盘的利益。

       显然马斯柳科夫能够作为苏联计划委员会主席和国家军工委员会主席,依靠的不是上层哪位领导的赏识,而是因为他代表着苏联军工复合体的基本利益。

       马斯柳科夫从工作开始,始终就是成长在军工体系之中。从国防工业部伊热夫斯克工程研究院的研究员,到伊热夫斯克机械制造厂的厂长。从国防工业部技术总局负责人,到国防工业部副部长。从国家计委第一副主席到苏联国家军工委员会主席、国家纪委主席和苏联第一副总理,马斯柳科夫身上深深的烙印着军工系统的痕迹。

       他之所以能够在第一副总理的位置上站稳脚跟,不是某个中央重要领导支持就可以的,而是整个苏联庞大的军工系统将他抬到了这个位置上。

       为什么要把他而不是别人抬到这个位置?因为他可以,而且必须要在国家政策中为军工复合体争取利益!

       如今苏联的军工系统穷的已经快要解不开锅了,他这个苏联第一副总理又怎么可能把这个难得的机会拱手让人?

       克留奇科夫的克格勃因为傍上胡文海的大腿,已经连苏联的国家财政拨款都快要看不上了!

       没有用多少时间考虑,马斯柳科夫的特使就悄然的登上了胡文海的大门。

       然而当马斯柳科夫的特使登门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一脸懵逼的问题。

       “科罗廖夫同志,我是斯科勃林,马斯柳科夫总理让我来见一见中国来的胡文海同志。”

       “呃——斯科勃林同志,您请进吧。”

       当科罗廖夫推开办公室大门,胡文海的办公室里却不只是一个人在等待着斯科勃林。

       “这位就是胡文海同志,这是马斯柳科夫总理的代表斯科勃林同志。”

       “科罗廖夫同志,请问这两位是?”

       斯科勃林谨慎的看着和胡文海共同坐在一起的另外两个黄种人,从打扮和气质上来看,这两人应该和胡文海来自同一个国家——也就是说,他们都是中国人。

       “斯科勃林同志,我还是自我介绍一下吧。”一个坐在胡文海身旁的中年人站起身来:“我是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的第一秘书苏学理,这位是我的同事武官莫日夫,今天的谈判将由我们和您进行。”

       斯科勃林看看坐在沙发上一脸沮丧的胡文海,再看看旁边两个磨刀霍霍的大使馆专业外交人员,心里哪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该死,他们怎么能这么做!伟大的国际**万岁,万恶的官僚怎么能阻止崇高的胡文海同志对苏联的援助?

       怎么办,看来这次谈判苏联不出一笔血是不行了。但是不管怎么说,总不能让可敬的胡文海同志一片红心无处安放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