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日。

       雨。

       守将打着呵欠上工,蓦然看到茫茫雨幕中,有一个身骑烈马的少年郎,朝着中州这儿急速而来。

       看到他一身装扮,那守将顿时吃惊地睁圆了眼睛。

       那不是大都督顾渝吗?

       那个疯批他不是护送太子去西疆赈灾去了吗,怎么又突然回来了?

       诶等等,这疯批后面是不是背了个人啊?

       大雨中,顾渝慢慢停在中州城门下,面无表情地开口——

       “开门。”

       守城将士不敢耽误,立刻给他开了门。

       随后,他看到那背后人一袭蟒袍,顿时吃惊地睁圆了眼睛。

       目送顾渝朝着皇宫远去,守城将士呆呆地开口——

       “太子殿下……这是怎么啦?”

       ……

       某宫殿中。

       一少年入座玉桉,两手持子,兀自博弈。

       “殿下,殿下不好了!”一个太监匆匆忙忙跑进来,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红着眼睛结结巴巴开口。

       “慢慢说。”楚怀修见他说话喘不上气,失笑。

       “太子……太子殿下他……他薨了!”

       “咣当——”

       即将落下的白子在主人颤抖的手中落到棋盘上。

       “皇兄在何处?”楚怀修勐地起身。

       “在东宫,是顾都督送回来的。”太监说完,便见楚怀修连伞都不打一把,便三两步跑了出去。

       他愣了愣。

       七殿下不是不会武功吗。

       这步伐看上去……不像是不会武功的人呀……

       东宫。

       这里跪了一地的人,等到楚怀修赶来时,听到了无休止的哭泣和辱骂。

       哭声是那些侍奉楚怀礼的宫女太监的,辱骂出自天启帝之口。

       大门之外,一个浑身浴血,看上去蓬头垢面的玄衣少年挺直了腰杆,跪在外面。

       大门之内,天启帝被内侍总管文庭阶搀扶着,指着顾渝的鼻子怒骂。

       旁边跪了一地的大臣,一边假心假意地哭着,一边指责顾渝。

       他们说,一定是都督杀了太子,他意图谋反。

       再旁边,还站着几个皇子,俱是垂着眼睛,让人看不清他们的神色。

       “你……你要造反了你!太子为一国储君,你也敢杀!顾渝……你天大的胆子!”天启帝骂到最后,已经没有劲了,他的心口剧烈起伏,指着顾渝的那只手不住地哆嗦。

       “父皇,顾都督绝无不臣之心。”楚怀修慢慢走进去,对着天启帝作揖。

       不看到楚怀修还好,一看到楚怀修,天启帝的气更大了。

       “你给朕滚出东宫!”

       “父皇,儿臣想看看皇兄。”楚怀修面色不改,迈步朝里面走去。

       天启帝见他走到屋檐下,伸手二话不说就是一个耳刮子甩出去。

       这一下打的所有人都不猝及防,就连楚怀修本人都愣了愣。

       他再次俯首作揖,温声开口:“父皇,儿臣想见一见皇兄。”

       “见个屁!昨天要是你跟着顾渝去了西疆,你皇兄待在东宫,岂会被人行刺!他是代你去的!”

       天启帝指着楚怀修的眼睛。眼中悲怒交加,

       “你可知道,他的眼睛被活生生剜了出来,他的膝盖骨被人打碎,他的双腿被人生生扭断——他是代你死的,你还有脸看他!”

       天启帝说着,又是一巴掌扇了出去。

       这一掌却没有打到楚怀修身上。

       因为顾渝及时起身,将楚怀修拉到了一边。

       “顾崇安,看看你教得好儿子!”天启帝冷眼剜向淋雨跪着的顾崇安。

       顾崇安俯首拜道:“臣有罪。”

       “你是有罪!教导出这样无能的儿子,连太子都保护不住,要他做将军何用!”

       天启帝一番话吼完,意识到什么,眼中精光一闪,声音又冷冽几分,

       “传令下去,顾崇安教子无方,顾渝护送太子不周,从即日起,撤去二人官职,废黜其一切权力,押入大牢,即刻问斩!”

       说罢,便转身进入门内。

       “父皇!”

       楚怀修眼睛勐地睁圆,想要说话,却被顾渝扭头捂住了嘴。

       他朝着他摇了摇头,随后和顾崇安双双离开,在禁卫军的押送下去往天牢。

       楚怀修深深看了一眼东宫,扭头回了自己的宫殿。

       旁边,几个皇子面面相觑,准备想留下来表现一下自己的孝敬兄长之心,却被天启帝直接一道指令给轰走了。

       连带着宫女太监也都轰走了。

       公元一一一五年,即北陈天启十五年,七月六日,太子与都督去西疆,遇袭。

       战至子时,刺客倾数剿灭,太子身负重伤,不治而亡。

       七月七日,都督顾松年,背太子返回中州,遭人陷害,被撤去官职,与其养父定远侯顾崇安,一并押入大老,听候问斩。

       帝感念太子一世仁慈,为人谦和,赐谥号端仁,葬皇陵,举国丧。

       太子声望在外,百姓多闻其贤,而未知其死也。

       直至丧钟伴着圣旨从中州传遍北陈,百姓们才从恍忽中回过神来。

       太子殿下……他薨了……

       葬礼办得十分隆重,天启帝疼爱楚怀礼,在他死后给了他莫大的光荣——这场葬礼,是按照国君的水准来办的,可谓史无前例。

       但是天启帝执意如此,文武百官也不敢说什么,只能在丧礼上让自己表现得沉重点儿。

       太子出殡的那日,天启帝甚至亲自为他捧起墓碑。

       由此可见父子情深。

       而一贯被人津津乐道的兄弟情深,传闻中和太子兄友弟恭的七殿下,却始终未曾出席葬礼。

       百姓们叹。

       果然呀,只道帝王之家最薄情。

       那一天,天降大雨,彷佛苍天都在为这位带有仁慈之名的太子哀悼。

       禁卫军守住了楚怀修的宫殿,将他软禁其中。

       天启帝觉得楚怀修害死了楚怀礼,莫说最后一面都不让见,就连最后一路都不让他送。

       少年站在高台上,头戴白条。

       他听着丧钟敲响,听着唢呐吹起,听着城外的哭嚎遍野,面色一如既往地温润。

       皇兄……

       原谅我不能送你最后一路。

       但是你的仇,我一定会报。

       半晌,少年抬头看了看天空,随后朝着丧队远去的方向,摆开裙袍跪地,作揖叩首。

       与此同时,牢狱之中的那玄衣少年,也跪地叩首。

       自古以来,这种大礼,都只能对帝王行。

       而在他们心中,那位远去的太子,俨然成了合格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