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陛下抬爱。”

       李易闻言,神情微动,充满无奈的道,“臣也是无可奈何啊,才出此下策,请陛下赎臣欺君之罪。”

       “你何罪之有?”

       李隆基反问,然后道,“朕明白你诈死之意,可惜现在的朝堂,朕也有心无力,许多东西把他人把握,若是强行动其根,如同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今大唐受不起内乱。”

       话到此处,李隆基深深的看着李易,寄望道,“而你现在跳出了乱局,又如同一子落而全盘活,有你在暗处除掉那些蛀虫,朕心甚慰,也是大唐重新荣耀之机。”

       “朕还得谢谢你啊。。”

       李隆基已老,幡然悔悟过来的他,也看清了大唐局势。

       此时的大唐虽说昌盛,但老话说的好,盛极必衰,加之此前的老来昏聩,大唐已经开始出现衰败的乱像。

       就是他想阻止衰败,也是望洋兴叹。

       不过。

       现在有了李易横空出世,让李隆基升腾起了希望。

       “多谢陛下信任微臣。”

       李易语气稍带感动,眼眸坚毅的道,“臣誓死护我大唐荣耀,护我大唐百姓安康。”

       面对李隆基,李易也要演戏一番啊。

       不然,谁知道这是不是李隆基在演戏,在试探自己?

       须知,帝王心术,深不可测,变化无常,不可揣摩。

       “甚好。”

       李隆基大呼,微微激动的看着李易道,“朕知道你年龄幼小,在长安城根基不深,朕可以暗地扶持你一把,不知你现在是何想法?”

       “想法吗?”

       李易眉头微凝,快速思索了一下,便朝李隆基犹豫的道,“陛下,臣倒是有些布局。。。”

       见此,李隆基语气坚定不疑的道,“不用顾虑,你我君臣情同父子,尽可直言。”

       “那臣就放肆一言。”

       李易双眸闪动,开口道,“陛下,臣的布局之一,便是将臣的麾下大将,由陛下下旨,调入长安十二卫之中。”

       “其中左右羽林军,由张颌统领。”

       “左右神武军,由马超统领。”

       “左右龙武军,由赵云统领。”

       “左右神策军,由李玉娘统领。”

       “左右金吾卫,由颜如初统领。”

       “左右千牛卫,由纪灵统领。”

       “长安城中的十二卫十二万人,必须要将兵权拿捏在自己的手上,一旦有任何异动,也不会威胁到陛下安危。”

       李隆基闻言,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担忧的说道,“如今十二卫中,大半都有人把控,若是现在全部调你麾下大将为统领,朕怕朝堂会统一反驳啊。”

       “这个陛下无需担心。”

       李易淡然一笑,又说道,“我现在不是死了吗?”

       “你是说。。”

       李隆基立马恍然过来,浑浊的眸子闪过一道光芒。

       身为帝皇的他,岂能不知道李易的意思。

       “不错。”

       李易点头,说道,“陛下将我的麾下大将调入十二卫,群臣可能会反对,但不会太过于激烈,毕竟他们可以拉拢我麾下大将。”

       “因为我已死,麾下如同散沙,此时由陛下看着他们只能观望忍耐,如果全部放出去了,他们便会出手拉拢。”

       “除了李玉娘他们可能会觉得拉拢不到,其他的他们都会尝试一番,而一个李玉娘统领一卫,对他们来说,也无关痛痒。”

       “若是如此,我何不给他们这个机会?”

       “好,好!”

       李隆基大喜道,“这样不仅能在他们之中插入钉子,必要时也可反将一军,让他们无处可逃。”

       “此事朕回宫,立马下达旨意,就算他们反对,朕也要办成此事,毕竟朕才是大唐皇帝!!”

       “陛下圣明。”

       李易与高力士,同时弯腰轻呼。

       “易儿,此为你的布局之一,还有的赶快说吧。”

       李隆基扶着李易胳膊,双眸满是欣慰。

       “这布局二,就是陛下的不良人。”

       李易摸了摸自己的头发,眯眼道,“陛下的隐秘组织中,岂能有他们眼线,不良人之中的虫子,必须尽快的解决掉。”

       “而我麾下燕云十八骑,可以办成此事。”

       “朕准了。”

       李隆基直接答应,没有丝毫犹豫。

       不良人之中的虫子,也让李隆基心生隔应,但却不知道如何下手,因为他没有怀疑的对象。

       他是见识过燕云十八骑的能力,恐怖无比。虽然他们只属于战场之上,但在这之下,隐秘刺杀,寻找虫子,也不成问题。

       李易见此,又说道,“这布局三,则是收服或者灭掉长安城的四大商会,毕竟他们把持了整个大唐近五成的生意。”

       “若是他们一方投靠某人,给予庞大的财力支撑,那后果不用臣言明,陛下也应该清楚。”

       语气显得有些铁血。

       但这也是事实。

       四大商会的财力,比之国库都多了很多。

       这也是大唐现存的危机之一。

       李隆基微点头,反问李易,“易儿要如何做?”

       李易笑道,“陛下只需要在臣酒楼开业时,送“上天下第一楼”的亲笔手书即可,四大商会由我亲自动手,纳财充于国库。”

       “易儿也想组建商会?”

       李隆基疑惑。

       但他也心知四大商会的财力,虽然也是他的心头大患,不过四大商会不比那些人好对付。

       李易点头,“是的,以陛下为东家,组建盛唐商会,收服或者灭掉四大商会。”

       “好。”

       李隆基露出笑容,道,“此事由易儿去办,朕就在背后支持你。”

       “多谢陛下。”

       李易再次弯腰行礼。

       有了李隆基支持,他的财帛就能应对四大商会,逐一解决。

       李隆基平复激动的心情,看着李易问道,“不知易儿,可还有布局?”

       三大布局已出,若是如同李易所言,大唐将安定无疑,会再次变得强盛。

       这使得李隆基,心情也不由得激荡。

       如同刘备之言,吾得孔明,如得天下。

       李隆基就有如此感觉。

       得李易,天下将安,大唐将盛世繁华。

       “回陛下,还有两言。”

       李易没有说布局,而是表示还有话说。

       这话直接关乎大唐强盛。

       “易儿请言来。”

       李隆基表情也微微一正,收敛了笑容。

       他猜测了一番,李易最后两言,才是重中之重。

       可这时,门外却传来了许诸的声音,“回庄主,木樨东家,将酒菜送来了。”

       东家而非管家。。

       显然是李易不想让李隆基知道,木樨是他的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