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到达翁州海口的李易。

       望着几百艘大型战船,脑中拟订了一个计划。

       也没有等待多久。

       许褚等将,便策马奔袭到了李易身旁,纷纷下马拜道,“大将军,我等已经准备好了。”

       “那就登船吧。”李易颔首,率先踏步而出,走向一艘大型战船。

       许褚等将,纷纷牵马跟随。

       待他们等上战船之后。

       李易高坐船中王座之上。

       目视着面前的众将,开口道,“本王拟订了一个计划,先说与你等听听。”

       “你等皆知,安东受到膏同国入侵,导致安东之地的百姓,陷入战乱之中。”

       “已是民不聊生。”

       “所以本将决定,由戚继光与冉闵,率领十万大唐水师,立刻前往膏同国。”

       “由海而登陆,直击膏同国的王都。”

       “若是有可能,将膏同国给灭了,顺带将其附庸小国,新罗,百济给灭了。”

       “但若是不敌,退回海上,以游击战术,对敌进行疲劳扰袭,直至膏同,新罗,百济灭亡。”

       “这之中,本王将不会再派一兵一卒给你等两人。”

       说完,李易便不在开口,而是看着众将,等待他们的看法。

       而众将闻言,皆是相视一眼。

       又不约而同的看向了戚继光与冉闵。

       其中典韦挠着脑门问道,“戚将军,冉闵将军,我对大将军的策略没有意见。但你们二人可有信心对付膏同,新罗,百济三国?”

       “典韦将军这是什么话。”冉闵有些无语,言道,“若不是典韦将军抢先开口,我冉闵已经在向大将军保证了。”

       “区区膏同,新罗,百济,三国总领土,比不上我大唐一州之地。”

       “三国皆是穷兵黩武,其国内男儿甚少,守军也是不多,如何能挡住我如狼似虎的大唐水师?”

       其实吧。

       这话是冉闵在典韦的激将法之下,言出的。

       他也不想离开李易的身边。

       可是刚来李易麾下,若不打出点功绩,难免会被同袍质疑能力,所以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而见冉闵发表了意见的戚继光,还能说什么?

       只得点头应道,“请大将军放心,末将必定覆灭膏同,新罗,百济三国。”

       “哦,你们这么快就答应了?”李易笑笑的说道,“难道就没什么要求,比如让本王在给你们调一个猛将?”

       “大将军,这感情好啊。”冉闵听闻之后,双眸微微发亮,看向典韦打趣道,“若是将典韦将军调入我大唐水师,末将相信有他这陆战之王存在,必定能推平膏同三国!”

       “还有要求吗?”李易没有直接答应,而是再次询问起来。

       但就是这种模糊的态度,让典韦着急了。

       连忙跪拜道,“大将军,我老典可是你的金牌保镖啊,你不能将我调出去征战。”

       “我只想跟在大将军左右。”

       说道这儿,典韦看向了许褚,心一横的道,“要不大将军将老许调去大唐水师,毕竟老许熟读兵书,又比我聪明,定能助冉闵将军与戚将军覆灭那半岛上的三国。”

       此话一出。

       许褚眼皮直跳,真想给典韦一脚,踏扁他的脸。

       不由的黑脸道,“我去,老典,没想到你够损的啊。”

       “但你别想拉我下水,冉闵将军可是要的你,而不是我。”

       “行了,别胡闹了。”李易见典韦要跟许褚理论一番,连忙挥手制止道,“本王还没定论,你们两着啥急,都给我呆着一边去。”

       紧接着,对冉闵与戚继光言道,“你们两继续,说出你们的要求。”

       “大将军,其实我与戚将军没什么要求,有十万大唐水师足以。”冉闵正色道,“不过,灭了膏同三国后,这民事治理,我与戚将军估计有些力有不逮,还请大将军为末将两人,备好一些文官。”

       “冉闵将军所言极是。”戚继光附和道,“我与冉闵将军皆是将领,不太擅长文治,若是将膏同三国弄得乌烟瘴气,那可就闹大笑话了。”

       这是冉闵与戚继光在故意贬低自己。

       他们可不想,被膏同三国束缚住。

       他们的目光,可是全天下。

       想要紧跟李易的脚步。

       李易又岂能不知?

       但也没有拆穿,反而说道,“此事你们放心,我会下令着人去办理此事,待你们大胜战报到达,便会立马派文官去面见你们。”

       “不过,本王还是那句话,灭国后收心最重要,可利用本土之官,或者有才能的人,为其所用。”

       “这样便能加快膏同三国百姓,归心我大唐。”

       “你们明白否?”

       “明白。”冉闵与戚继光同时点头,“多谢大将军的教诲,我等两人必定谨记在心。”

       见两人心中有数,李易挥其手道,“如此,你们就现在出发吧。”

       “末将告退,愿大将军此番回唐,肃清奸邪,壮我大唐!”冉闵与戚继光不舍得拜别。

       转身,从战船上的踏板连接处,踏上了另一艘战船。

       喝令道,“大唐水师听令,扬帆,目标膏同国!”

       “得令!”随着大唐水师将士,打出旗语。

       数百艘战船上的十万大唐水师,奇声应喝。

       陆续扬帆,与李易的战船分离。

       而李易目视一眼,也朝着许褚道,“我们也走吧。”

       “是的大将军。”许褚踏步前去传令。

       随着命令的下达。

       承载着李易与众将,还有一千西凉铁骑的战船,缓缓的离开翁州的海口,向着明州海口驶去。

       而在时间的推移下。

       离新的一年岁诞,还有半月之时。

       长安城的李隆基,终于接到了安禄山谋反的消息。

       “报,陛下,紧急战报。”一名浑身染血的大唐将士,在一名小太监的带领下,快速的奔向李隆基的寝宫。

       “发生了何事!”正在与袁乘风,还有几名朝臣商议突厥改名为易雅中区行省之事的李隆基,眉头一挑看向走进来的大唐将士。

       突厥已被征服,划入了大唐疆域中。

       但是李隆基却没有实际掌控权,而是在李易的掌控之下,让他的内心很不舒服。

       应该是极为恼怒。

       这意味着,李易如今拥有了一国之地。

       若是李易回归大唐后,想要反他李隆基。

       届时李易便有了突厥,东岛之地,在加上大食半个疆域,安西等地,其领土就已经超越大唐。

       并且,呈现出三方合围大唐之局。

       这让李隆基忧心忡忡,夜不能寐。

       必须想办法,破出此局,他才能安心。

       而不等他多想,大唐将士便悲恸的呼道,“启禀陛下,安禄山率领二十万大军,高举“除奸邪,清君侧”之旗,快要逼近长安。”

       “沿路城池镇守,皆被其斩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