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联一出,周围一片哗然,不知道以李旭的身份和才华,为何还要如此以势压人。

       不过秦西子倒是看明白了,这小子是准备替自己出气呢!

       蔡贤也明白,对方贵为皇子,自己一介书生,能拿什么与之相抗呢?唯有示弱,避其锋芒!

       于是蔡贤对道:“斩胡虏,破绝对,殿下名旭!”

       “好!”

       “对的好!”

       蔡贤对出下联后,围观众人纷纷叫好。

       确实对的绝妙,不仅化解了李旭的气势,还顺带恭维了对方一番!

       李旭笑了笑,有点儿意思,倒不好继续咄咄逼人了。

       “蔡公子果然高才,请出题!”

       “惭愧,若不是有殿下事迹在前,小生也不知该如何对出了。殿下请听题,我的上联是‘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李旭知道蔡贤这小子可能没表面上这般老实,此联分明是在讽刺子岚诗社一群女子,只是长得好看,并无多大用处。

       “好小子,刚还想放你一马来着,既然如此不识趣,那就面对疾风吧!”

       李旭如此想着,对着秦西子笑道:“风风雨雨,岁岁暮暮朝朝!”

       秦西子娇羞地避开李旭目光,这小子竟敢如此明目张胆的告白,不过心里怎么甜甜的。

       “好啊!”

       “不愧是五殿下,才华横溢啊!”

       “你看五殿下看秦社首的眼神,我就说他们两不简单吧!”

       ......

       李旭将目光转移,看着蔡贤道:“到我了吧,听好了,图画里,龙不吟虎不啸,小小书生,可笑可笑!”

       围观的吃瓜群众较多,非常给面子的大笑起来。

       蔡贤被辱,倒也不急,沉稳对道:“棋盘里,车无轮马无疆,叫声将军,提防提防!”

       “哟呵!还有点儿东西啊!”

       李旭对此人倒有些刮目相看了。

       蔡贤先前本就挨了一顿骂,现在这五殿下又执意侮辱,于是出题道:“前非皇子本不必温良之忍让!”

       李旭暗笑道:“骂你几句,你还生气了?那我得好好劝劝你了。”

       “既是书生自莫要仁爱有缺失!”

       二人你来我往,针锋相对,各不相让,最后由于时间关系,被判了个平手,子岚诗社与江南诗社双双晋级。

       李旭也没想道此人如此难缠,还真是有些小看了对方。

       如此一来,江宁诗社便被催的被直接淘汰,令人大跌眼镜。

       只是江宁诗社的社员们并不甘心就这样一轮游,开始上台找裁判理论。

       “子岚社凭什么能请外援,让五殿下替他们出战,我们不服!”

       “对呀,这分明就是作弊!”

       裁判也有些无奈,只得将目光看向秦西子,希望她能出来解释一下。

       秦西子不慌不忙道:“李旭已经加入我们子岚社,所以他并不是外援。”

       “呵呵,子岚社什么时候开始招男社员了,我们怎么不知道!”

       秦西子淡淡道:“子岚社乃是太妃一手创办,早有先皇太子加入子岚社的先例,我邀请李旭入社,有何不可?再说我子岚社招什么样的社员还需要向你汇报不成?”

       那人一时语塞,这又是太妃又是先皇太子的,惹不起惹不起……

       这时冯玉宁站出来说道:“你们有什么可不服气的,一群大老爷们儿,在这里唧唧歪歪,像个娘们儿似的输不起,人家李旭是太妃的孙子,又与秦社首有着婚约,人家就愿意替子岚社出头,怎么了,你还有什么意见不成?赶紧给老娘滚蛋!别杵在这里碍眼!”

       “你……不与你一般见识,咱们走!”

       冯玉宁继续嘲讽道:“连年年垫底的凌云社都打不过,还有脸来闹事,一群棒槌!”

       江宁诗社的社员被骂的满脸通红,赶紧跑出了现场,再慢一会还不知道那女人会骂出什么难听的话来。

       裁判见江宁诗社的人退走,这才说道:“五殿下继续参加斗诗会,大家没意见了吧!”

       剩下两家诗社唯恐被骂似的,连连摇头。

       李旭啧啧称奇地看着冯玉宁,这女人太可怕了,得尽量离她远点儿。

       围观群众并不在乎谁输谁赢,五殿下还能不能继续参赛,他们在乎的是李旭和秦社首真的有一腿。

       “你看看,老子没说错吧,就说五殿下和秦社首关系不一般!”

       “对对对,你说的对,他们都有婚约在身了。”

       “郎才女貌,真是一对璧人!”

       ......

       第二轮作诗比试开始,以思亲为主题作一首七言绝句。

       既然是重阳诗会,其实每年的题目都差不了多少,基本上都是与重阳节相关,登高,赏菊,思亲等等,只是体裁会有所不同,所以每家诗社都准备有一些腹稿。

       斗诗台上多了三张桌子,桌子上文房四宝,样样齐全。

       李旭脑中关于重阳的诗有很多,但是这两天经历了皇后事件,总是会想起太子的音容笑貌,便决定写下那首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台下之人正在翘首以盼,不知道五殿下这次会写什么样的诗句来惊艳众人。

       李旭开始动笔:

       九月九日忆江宁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李旭交卷,裁判大声念着这首诗,便有人在斗诗台的背景板上,题下了这首诗。

       秦西子眼神复杂地看着李旭,这首诗虽然非常朴素,但是非常抒情,以太子的视角写来看,更有着强烈的打动人心的力量。

       不懂的人还在纳闷,看懂了的人已经开始沉默。

       看到诗篇已向山顶传去,秦西子不有问道:“李旭,你这样写就不怕惹怒陛下吗?”

       “我答应了皇后,要寻回大哥尸骨,这首诗就是写给那些想要将我大哥遗忘的人看的!”

       随着另外两家诗社作完诗,李旭便要求裁判公开第三题。

       裁判面有难色地说道:“五殿下,这不合规矩啊!”

       “诗词本就一家,分什么诗和词,你们这规则就有问题,快点,我赶时间!”

       裁判问向另外两家,他们也没啥意见,反正五殿下那首诗一出,自家诗社也没什么希望夺魁了。